第3章

“不用,跟着就行。”

下午两点,赵世诚的专车没有走往常的路线,而是驶向了一个我熟悉的方向——那是我送外卖经常经过的老城区。最终,车在一个破旧的居民小区外停下。

“在这里等着。”赵世诚对司机说,然后转向我,“你跟我来。”

我跟着赵世诚走进小区,心里充满疑惑。这个身价亿万的男人为什么要来这种地方?

赵世诚轻车熟路地走进一栋楼,爬上三层楼梯,敲响了一扇防盗门。门开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站在门口。

“阿姨,我来看您了。”赵世诚的语气突然变得柔和,几乎像是换了一个人。

老妇人笑着让我们进屋。房间很小,家具陈旧但整洁。墙上挂着一张黑白照片,是一对年轻夫妇和一个小男孩的合影。

“这是我每月都会来的地方。”赵世诚突然对我说,声音低沉,“三十年前,我家就住在这个小区。那时我父亲刚刚去世,母亲生病卧床,我们差点连饭都吃不上。”

我安静地听着,不敢插话。

“有一个大学生,每周三下午会来帮我母亲做家务,辅导我功课,还经常带食物来。他从不要报酬,只说等我将来有能力了,去帮助别人就好。”赵世诚望着窗外的老槐树,眼神遥远。

“后来呢?”我忍不住问。

“后来我母亲还是去世了,我被亲戚接走。再后来我创业成功,想找到那位大学生报答他,却发现他已经因癌症去世了。”赵世诚转过头,目光落在我身上,“所以我每周三来看望他的母亲,就是这位阿姨。”

我忽然明白了那500元小费和这份工作的由来。赵世诚不是在补偿车祸的责任,而是在延续一种善意的传递。

回去的路上,赵世诚突然说:“你知道我为什么选择你吗?”

我摇摇头。

“因为那场车祸后,我在现场看到你的外卖箱被打翻,里面有一本笔记。我好奇翻看了一下,发现你每天都会记录哪些客人可能需要帮助——比如有家人行动不便的,或者看起来情绪低落的。你会在送餐时多关心他们几句。”赵世诚停顿了一下,“这让我想起了那个帮助过我的大学生。”

我脸红了:“我只是...觉得有些人可能需要有人说说话。”

“这就是最重要的品质。”赵世诚说,“商业头脑可以培养,但善良的本性很难得。”

从那天起,赵世诚开始真正地教导我。他带我参加商业谈判,教我分析投资项目的优劣,甚至让我参与公司的决策会议。我像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一切知识。

半年后,我已经能够独立处理一些小型投资项目。赵世诚给了我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公司里开始有闲言碎语,说我是赵总的“私生子”之类的。我一笑置之,知道真相远比那复杂。

一天晚上,加班到很晚,赵世诚突然把我叫进办公室。他脸色苍白,手里拿着一份医疗报告。

“李先生,我有件事要拜托你。”他的声音罕见地带着颤抖,“我被诊断出胰腺癌,晚期。”

我如遭雷击,僵在原地:“这...怎么可能?什么时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