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在王怀安的推荐下,进入青州府学学习。府学里的藏书很丰富,我一边复习科举知识,一边利用系统积分兑换现代知识。系统商城里的东西琳琅满目,从《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完整版,到基础化工原理、简单机械图纸,应有尽有。我兑换了《高产作物种植指南》和《基础冶金技术》,打算以后有机会用到。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我收拾好行李,带着周大人和王怀安给的盘缠,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大靖都城 —— 顺天府。
顺天府果然气派,城墙高达三丈,街道宽阔,车水马龙,商铺林立。我找了一家靠近贡院的客栈住下,准备会试。
会试比乡试难多了,考了三场,每场三天。题目涉及经史子集、治国方略,甚至还有天文历法。好在我提前兑换了《大靖天文历法考》和《历代治国案例分析》,加上现代知识的辅助,总算顺利完成了考试。
放榜那天,我再次挤在人群里看榜。会试录取一百五十人,称为 “贡士”,第一名是会元。我在名单中间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 李明轩,第三十七名。虽然不是会元,但能考上贡士,已经有资格参加殿试了。
殿试在皇宫的太和殿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考生们要在殿内答题,皇帝和几位重臣在旁边观察。我站在考生队伍里,偷偷打量着坐在龙椅上的大靖皇帝朱祁钰。他看起来四十多岁,面容威严,眼神锐利,不怒自威。
殿试的题目是 “论如何振兴大靖”,要求考生结合当前国情,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我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开始奋笔疾书。
我首先分析了大靖当前的困境:北方瓦剌虎视眈眈,边境不稳;国内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贫困;吏治腐败,官员效率低下;水利失修,天灾频发。
然后提出了四项改革措施:
1. 军事改革:改良武器(如弩箭、火药),加强军队训练,实行军功制,提高士兵积极性;
2. 农业改革:推广高产作物(如玉米、土豆),兴修水利,减轻赋税,鼓励垦荒;
3. 吏治改革:建立官员考核制度,严惩贪污,选拔有才能的寒门子弟;
4. 经济改革:发展手工业(如纺织、冶铁),开通商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写完后,我把试卷交给太监,然后退出了太和殿。接下来就是等待皇帝阅卷、确定名次了。
三天后,传胪大典在太和殿举行。当太监念到 “一甲第一名:李明轩” 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居然中了状元!
按照惯例,状元要上前接受皇帝的赏赐。我走到殿中央,跪地行礼:“臣李明轩,谢陛下恩典!”
皇帝看着我,笑容温和:“李明轩,你殿试的策论,朕看了很满意。尤其是你提出的改良武器、推广新作物的想法,很有新意。朕听说你在乡试时就写过治水策论,果然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我连忙回道:“陛下过奖了。臣只是略懂一些皮毛,愿为大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帝点点头,突然话锋一转:“朕有一女,封号安宁公主,年方十六,聪慧贤淑。朕见你人才出众,有意将公主许配给你,不知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