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陆泽看着他们的反应,感同身受。每次穿越归来,这种强烈的反差都需要时间平复。他清了清嗓子,沙哑道:“欢迎回来。感觉……需要点时间适应。”

四人这才缓缓回过神,目光聚焦到陆泽身上,之前的失落瞬间被巨大的激动和感激取代。

“陆先生!大恩不言谢!”【“传统武术练习者”】猛地抱拳,行了一个极其别扭的古礼,激动得脸都红了,“今日方知何为真正的大道!值了!太值了!”

“陆导!下次!下次什么时候再开修仙团?多少钱我都攒!”【“资深仙侠小说读者”】几乎是扑过来抓住陆泽的胳膊,眼睛都在放光。

【“古文化研究爱好者”】相对冷静,但也紧紧握着手机:“陆先生,这次体验的价值无法估量!我需要立刻回去整理笔记!如果您允许,我希望将来能就此写一篇……呃,幻想文学评论?”

【“神秘学爱好者”】则神秘兮兮地低声道:“陆导,我感觉我灵根快醒了,下次开团前一定通知我!”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那枚换来的、毫不起眼的“养气丹”用丝巾或软纸包好,贴身收藏,仿佛那是无价之宝。然后,才一步三回头地、脚步虚浮地离开了后院,各自融入城市的夜色中,灵魂却似乎还留在那个云渺仙坊。

众人回去之后,巨大的分享欲和那种不吐不快的激动,让他们几乎第一时间就在各自活跃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动态。但他们都严格遵守着守则,只能用极其隐晦和“艺术加工”的方式描述。

【“资深仙侠小说读者”】在他常混的仙侠小说论坛发布了长篇帖文: 《【脑洞大开】假如真的能穿越修仙界——一次极致沉浸式VR体验的虚构报告》 帖子里,他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御鹤飞行的眩晕与畅快、灵气灌体的舒爽、仙坊的光怪陆离、甚至详细“虚构”了采摘凝神草和交易养气丹的过程,文笔细腻,细节丰富到令人发指。最后他“感叹”:“现在的VR技术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还是说我产生了幻觉?强烈推荐这个‘元宇宙’项目(虽然贵得离谱)!” 楼下回复: “楼主文笔真好!写得跟真的一样!” “又疯了一个,抬走。” “求项目名!多少钱我都试!” “这细节……楼主你是不是真穿越了?(狗头)”

【“传统武术练习者”】则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视频,是他打拳的身影,配文: “今日练拳,忽有所悟。感天地之浩渺,觉自身之微末。气血搬运,似有不同。或许,武道之巅,并非虚妄?【定位:家门口公园】” 下面好友评论: “教练,今天这拳架有点飘啊,喝多了?” “悟啥了?分享分享?” “教练你要改行修仙了?”

【“古文化研究爱好者”】在学术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篇短评: 《论仙侠文化构建中的“沉浸感”与“细节真实”——从一次前沿体验谈起》 文章旁征博引,从建筑、服饰、语言、社会结构、经济体系等多方面,“分析”了某个他“体验”到的顶级仙侠文化项目的惊人细节真实度,并高度评价其对于传统文化研究的启示意义。通篇未提穿越,却把“体验”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同行评论: “李教授最近研究方向很新颖啊。” “求体验渠道!听起来像是国家级的文化工程项目?” “这项目还招体验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