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她端来一碗面汤,又拿了两个刚出炉的葱油饼:“大爷,刚出锅的,趁热吃。”

老汉眼眶红了:“姑娘,你真是好人。我儿子在京城赶考,好几天没消息了,我……”

“大爷您别担心,”沈知味递给他一张纸巾,“吉人自有天相。”

正说着,一个穿着锦袍的公子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个随从。

他一进门就喊:“沈掌柜的,给我来道佛跳墙,要最正宗的!”

沈知味笑着应下,转身进了厨房。佛跳墙工序复杂,要提前一天准备。

她拿出早就泡好的海参、鲍鱼、鱼翅,一层层码进坛子里,再倒入高汤,用荷叶封口,小火煨着。

公子是个美食家,尝了一口就赞不绝口:“这佛跳墙做得地道,海参Q弹,鲍鱼入味,比我在福州吃的还好吃。”

沈知味笑着说:“公子过奖了,我只是按古法做的。”

公子放下筷子:“说起来,下个月宫里要办宴席,正缺个掌勺的,沈掌柜有兴趣吗?”

沈知味愣了愣:“进宫?”

“是啊,”公子点头,“要是做得好,说不定能得皇上赏赐呢。”

沈知味想了想,摇了摇头:“多谢公子好意,我还是喜欢在这小馆子里,看着客人们吃得高兴。”

公子也不勉强,付了钱就走了。老汉看着他的背影,感慨道:“姑娘,你真傻,进宫多好啊。”

沈知味笑了:“大爷,各有各的活法。对我来说,能让客人吃得舒心,比什么都强。”

06 桂花糯米藕

入伏那天,日头毒得像要把街面烤化。

沈知味在后院井边摆了口大缸,泡着新摘的莲蓬和菱角,刚要转身回厨房,就见张文远拎着个竹篮满头大汗地跑进来。

“刚从护城河捞的鲜藕,”他把篮子往石桌上一放,藕节上还沾着湿泥,“阿福说你念叨好几天了。”

沈知味拿起一节藕,指尖刮去泥皮,露出雪白的肉:“正好做道桂花糯米藕。”

她把藕洗净,在顶端切个小口,用细竹筷把泡好的糯米一点点塞进去。

张文远凑过来想帮忙,被她笑着拍开:“你这毛手毛脚的,别把藕孔戳破了。”

把塞好米的藕放进砂锅,加冰糖和红糖,倒足清水没过藕节,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

灶间闷热,沈知味额角沁出细汗,正用帕子擦着,就听前堂传来周明轩的声音。

“沈姐姐……哦不,知味姐,”周明轩一副那副馋相,“我总想着你做的凉面。”

沈知味笑着应下,取来前日晾好的面条。这面得用井水过三遍,才能筋道不黏连。

调酱汁时,她往芝麻酱里掺了点冰镇的鸡汤,又切了黄瓜丝、胡萝卜丝,码在面上,最后淋一勺新炸的花椒油。

“尝尝这个。”她把面端上桌,刚巧砂锅那边飘来桂花香——糯米藕炖好了。

张文远帮忙把藕捞出来,沈知味用线勒成厚片,淋上熬浓的糖汁,撒把干桂花。

周明轩先夹了口面,又尝了块藕,眯着眼叹:“还是沈姐姐的味道最熨帖。”

灶上的绿豆汤还在熬着,听着砂锅咕嘟的声响,鼻尖萦绕着桂花与绿豆的清香,忽然觉得这酷暑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