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硝烟散尽的邂逅
一九五〇年的金门岛,十月黄昏。
细蒙蒙的海雾裹挟着硝烟与咸腥气息,无声地浸润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夕阳如血,将残破的工事和稀疏的相思树拉出长长的影子,如同大地尚未愈合的伤痕。海面上,几艘巡逻艇划开粼粼波光,马达声断续可闻,提醒着人们战争才刚刚结束不久。
王志远挽着妻子林秀荷的手,沿着熟悉的小路走向海边。这是他们每日黄昏的惯例,仿佛要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的坚韧与深沉。脚下的泥土还带着硝烟的余温,路旁偶尔可见未清理的弹壳,在夕阳下泛着冷硬的光。
“志远,你看那边的云,像不像展翅的凤凰?”林秀荷指着天际,眼角浅浅的纹路里盛着不易察觉的期盼。她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片土地尚未平息的梦境。
王志远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海天交界处云霞翻涌,确如凤凰展翅,浴火重生。他刚要开口,却被一阵细微的声响打断。
“你听见什么了吗?”他停下脚步,侧耳倾听。
风声里,隐约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啜泣,如丝如缕,时断时续。
夫妻俩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循声寻去。声音来自一处半塌的碉堡后面,那里曾经是激烈交火的地方,墙体上密布的弹孔如同岁月的疮疤。
绕过断壁残垣,眼前的景象让林秀荷的心猛地揪紧了。
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小男孩蜷缩在角落里,小脸脏得看不出原本肤色,唯有那双大眼睛清澈明亮,此刻却盛满了惊恐的泪水。孩子的衣服破了好几处,小腿上还有一道已经结痂的划伤,像是跋涉过漫长的荆棘之路。
“天哪,这是谁家的孩子?”林秀荷快步上前,生怕惊动了受惊的小兽般轻声细语,“乖,不哭了,告诉阿姨,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孩子怯生生地看着她,小嘴一瘪,哭得更凶了,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只是伸出脏兮兮的小手,紧紧抓住她的衣角。
王志远环顾四周,暮色正在迅速吞噬大地,远方的海平面渐渐模糊成一片深蓝。风掠过相思树的梢头,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兵荒马乱的,怕是哪家走散的孩子。”他叹了口气,脱下外衣裹住孩子冰凉的小身子,“先带回去吧,总不能留在这儿喂狼。”
林秀荷将孩子抱在怀里,轻柔地拍着他的背:“不怕不怕,跟叔叔阿姨回家,有热饭吃,有暖床睡。”
孩子似乎听懂了“家”这个字,慢慢止住了哭泣,小脑袋靠在她肩上,小手紧紧攥着她的衣角,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回家的路上,王志远眉头紧锁:“看样子不像本地人家的孩子,口音也听不出来处。”
“或许是随军家属?战事紧急时走散了?”林秀荷猜测道,感觉到怀中的小人儿又颤抖了一下,便不再多说。
他们的家在村落边缘,是幢传统的闽南式民居,红砖墙,燕尾脊,虽然简朴却收拾得干净整洁。战争期间,这里幸运地没有被严重破坏,成为方圆几里内少有的完好建筑,如同暴风雨中侥幸保存下来的火种。
“先给孩子洗个澡吧。”林秀荷打来温水,小心翼翼地脱下孩子破旧的衣衫。
当污垢被洗去,露出孩子白皙的皮肤和清秀的五官时,夫妻俩都愣住了。这孩子长得格外俊俏,大眼睛,高鼻梁,一看就不是普通农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