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这是啥?传说中的传承?” 李凡咽了口唾沫,突然想起说书先生讲过的 “仙人留宝” 的故事,心脏 “砰砰” 跳了起来。
他试着按照脑子里的口诀,抬手比划了一个剑招 —— 不是以前瞎琢磨的 “追星逐月”,而是令牌里记载的 “太初一剑” 的起手式。刚一抬手,他就感觉不一样了:以前砍柴砍得胳膊发酸,现在抬手却轻飘飘的,周围的空气好像都跟着他的动作流动起来,院墙上的柴垛里,竟有几根细柴枝自己飘了起来,围着他的手腕转了个圈。
“我去!真有用?” 李凡眼睛瞪得溜圆,又试着比划了几下。这一次,他能清晰地感觉到 “剑意”—— 不是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力量,就藏在他的身体里,跟着他的动作游走。
那天下午,青牛村的村民们都听见了李凡院里传来的 “哗啦” 声,还以为他又在劈柴,谁也没当回事。只有李凡自己知道,他不是在劈柴,是在练剑 —— 用那截黑黢黢的砍柴刀,练着来自上古的《太初剑经》。
接下来的日子,李凡的生活没变,还是每天砍柴、做饭、晒太阳,可暗地里,他没一天落下练剑。《太初剑经》跟他以前想的剑修不一样,不需要什么灵气、丹药,只需要感悟 “剑心”—— 砍柴能感悟剑心,做饭能感悟剑心,就连蹲在墙根下看老母鸡打架,也能感悟剑心。
三个月后,李凡砍柴的时候,再也不用费劲劈砍了。他只要走到树跟前,心里想着 “断”,手里的砍柴刀轻轻一碰树干,“咔嚓” 一声,碗口粗的松树就整整齐齐地断了,连点木屑都不飞。
村里的人渐渐发现了不对劲。以前李凡砍的柴都是长短不一,现在每一截柴都跟用尺子量过似的,整整齐齐;以前他挑柴要歇两三次,现在挑着两捆柴跟没事人似的,还能跟人边走边聊;更邪门的是,有一次山里来了头熊瞎子,闯进村里要拱王大娘的菜园子,李凡正好路过,手里拿着砍柴刀,就那么往前一站,那头熊瞎子竟跟见了天敌似的,夹着尾巴跑了。
“李凡这小子,怕是得了啥奇遇吧?” 村里的老人们聚在老槐树下嘀咕,“你看他现在,走路都带风,眼神也不一样了。”
李凡没理会这些议论,他还是那个邋遢的砍柴青年,衣服上总沾着煤灰,脸上偶尔还有柴屑,只是没人知道,他的剑心已经圆满,《太初剑经》练到了大成 —— 这要是放在外面的剑修世界,已是传说中的 “剑圣” 境界。
变故发生在半年后。
那天早上,李凡刚砍完柴回来,就看见村口来了个瘦骨嶙峋的少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怀里抱着一把断了刃的铁剑,饿得直打晃。少年看见李凡,“扑通” 一声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大叔,求您教我练剑!我爹娘被山匪杀了,我要报仇!”
李凡皱了皱眉,他不想惹麻烦,可看着少年眼里的血丝,又想起了当年的自己。他叹了口气:“练剑很苦,而且我也不是啥剑修,就是个砍柴的。”
“我不怕苦!” 少年抬起头,眼神特别亮,“我昨天看见您了,您砍树的时候,刀都没用力,树就断了,您肯定是厉害的剑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