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转向我,眼神灼热:“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不仅仅是技巧的问题!这塑像里有灵魂!有生命!”
面对老馆长连珠炮似的发问和那几乎能看透人心的目光,我手心冒汗,只能含糊地回答:“就是……用心去塑吧。把我感受到的快乐和力量,尽量融进去。”
“融进去……融进去……”周馆长喃喃自语,又回头痴迷地看着陶塑,仿佛忘了我的存在。他伸出手,极其轻柔地抚摸过陶塑的衣裙褶皱,像是在触碰一件绝世珍宝。
良久,他长长吐出一口气,郑重地对我说道:“小伙子,李逸是吧?你这件作品,《丰收舞》,已经不是简单的工艺品了。它是艺术!是拥有震撼人心的生命力的艺术杰作!我们博物馆,恳请你将它捐赠给我们,它绝对有资格成为我们民俗馆的永久珍藏,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种生命的震撼!”
离开博物馆时,我脚步发飘,手里拿着馆方开具的捐赠收藏证书,感觉像在做梦。
我的作品,被博物馆珍藏了!周馆长那震惊、激动、甚至带着一丝敬畏的表情,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
我知道,我的人生,从这一刻起,真的要改变了。
6 眼红的同行来了
博物馆收藏了一个年轻无名陶工的消息,很快在本地艺术圈和小范围内传开了。
我的小工坊一下子变得门庭若市。有来看热闹的,有来采访的小报记者,有来求购作品的收藏家,价格一个比一个开得高。
我谨记之前的教训,没有再制作像跳舞小陶人那样能动弹的惊世骇俗之物,而是专注于制作那种充满极致“生命感”和“情感张力”的静物作品。一个仿佛能闻到花香的花瓶,一个让人看了就感到宁静的茶壶……每一件作品都倾注我的心力,每一件出世都引发争抢。
财富和名声迅速积累。我换了更大的工坊,买了更好的设备,但内心深处,我对泥土的那份敬畏和沟通感,始终没变。
人红是非多。
很快,风言风语就起来了。尤其是那些之前看不起我、或者竞争失败的同行。
“李逸?就那个毛头小子?他那手艺是不错,但也没神到那种地步吧?我看是博物馆那帮老家伙看走眼了!”
“肯定有猫腻!指不定用了什么邪门的手法或者化学药剂呢!”
“炒作!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