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晨光初探

八月末的周二,晨光带着夏末最后一丝黏腻,钻进财富中心十三楼的证券营业部。小夏踩着八点半的打卡铃冲进大门时,前台姑娘正往咖啡机里填豆子,蒸汽“噗嗤”一声漫出来,混着走廊里老周的搪瓷杯磕碰声,成了每个交易日固定的开场。

她攥着那支贴了小太阳贴纸的黑色水笔——笔杆上的贴纸边角已经卷了毛,是三个月前刚入职时,为了在一堆陌生的K线图里给自己打气贴的——快步走到靠窗的工位。桌上的红绿便签本摊开在昨天的页脚,最后一行是她半夜查完财经新闻后画的:“沪指短期锚定3850-3900点,成交量低于2.8万亿需警惕回调”,红笔圈住的两个点位,像两颗悬在纸面上的小砝码,压得她指尖有点发紧。

“又熬夜看新闻了?”邻座的张姐端着马克杯路过,瞥见她眼下淡淡的青黑,笑着戳了戳便签本,“你这本子现在比我的备忘录还管用,上次你记的‘创业板指破2500点看新能源’,我跟着赚了杯奶茶钱。”

小夏赶紧把便签本往怀里收了收,耳尖有点热。这本子是她入职第二周买的,当时老周见她总把要点记在零散的草稿纸上,递了本红绿分页的便签本过来:“红页记风险,绿页记机会,炒股跟记账似的,得清清楚楚。”现在本子已经用了快一半,红页上记满了“止损线不低于5%”“高位放量要减仓”这类硬规矩,绿页则贴着从财经报上剪下来的行业研报片段,边角都被她反复摩挲得发软。有次整理抽屉时,她还翻到第一张便签,上面歪歪扭扭写着“MACD金叉是什么?”,如今再看,倒像看见当时那个连术语都搞不懂的自己,忍不住笑出了声。

“夏丫头,早啊!”老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伴随着搪瓷杯底蹭过地板的“滋啦”声。小夏回头时,正好看见他一手端着印着“劳动模范”的搪瓷杯,一手捏着个茶叶罐,杯沿还沾着半片没泡开的龙井。这杯子是老周的“标配”,去年营业部年会时,小夏还见他用这杯子给新人讲“太极仓位法”:“你看这杯子,满杯烫嘴,半杯正好,震荡市就像端着半杯水走路,得稳住手劲,别洒了。”后来她才知道,这杯子是老周退休前在工厂得的奖,用了快二十年,杯身的漆掉了好几块,却一直舍不得换——用老周的话说,“物件用久了有灵气,就像炒股,熟了才知道脾气”。

“周叔,你来得正好!”小夏赶紧把便签本推过去,指着红笔圈的点位,“我昨晚看券商研报说,今天要是跌破3856点,可能会回补上周的缺口,要不要先把手里的券商股减点仓?”她说话时,指尖不自觉地又碰到了笔杆——每次紧张时,她都会下意识地咬笔杆,入职第一个月,这支笔的笔帽就被她咬出了一圈浅浅的牙印,后来贴了小太阳贴纸,才勉强遮住那些痕迹。

老周把搪瓷杯放在桌上,弯腰盯着便签本,手指在3850和3856之间划了个小圈:“你先说说,这3856点是怎么得出来的?”

“是……是看上周四的低点,还有5日均线的支撑位。”小夏的声音有点发虚,眼睛不由自主地瞟向屏幕——还没开盘,电子屏上滚动着隔夜美股的行情,纳斯达克涨了1.2%,这让她心里又多了点不确定:美股涨了,A股会不会跟着高开?那3856点的支撑位还管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