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9章 人熊的道别

往松原镇走的路上,人面熊母子一直跟在后面。小熊崽的腿好得快,蹦蹦跳跳地叼着红布条跑在前头,时不时回头等我们,大黑熊则慢吞吞地坠在队尾,胸口的“人脸”在朝阳下看着温驯。

到了黑风口的山梁边,大黑熊突然停住脚。它用爪子扒了扒地上的土,又往山坳方向望了望,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呼噜声——像是在说“就到这儿了”。小熊崽却不依,用头蹭阿禾的背篓,爪子还攥着串野核桃不肯松。

老秦从背篓里掏出那包没吃完的粗盐,放在块平整的石片上。小灵把最后两个玉米饼掰碎了撒在盐边,胖子则找了根光滑的树枝,蹲下来教小熊崽用树枝扒土埋食物——熊崽学得认真,前爪扒着泥土盖在饼屑上,鼻尖沾了泥也顾不上擦。

阿禾解下弟弟给的红布条,轻轻系在小熊崽的脖子上。布条在风里飘了飘,小熊崽突然“呜”了一声,用头蹭了蹭她的手背,转身往大黑熊身边跑。大黑熊用鼻子拱了拱熊崽,又往我们手里塞了块圆溜溜的石头——石头上磨得光滑,像是常年揣在怀里的。

我们挥着手往镇口走,走了老远回头看,见母子俩还站在山梁上。小熊崽的红布条在风里闪了闪,大黑熊则蹲在石棱上,胸口的“人脸”对着我们的方向,像是在笑,又像是在送。山风顺着梁子吹过来,带着野核桃的清香味,阿禾攥着那块石头往前走,掌心暖得很。

第20章 再次出发

回到五仁镇时,日头刚过晌午。客栈掌柜见我们背着满篓的松蘑和野参回来,眼睛笑得眯成条缝,忙着往灶房钻:“早给你们留着腊肉呢,炖锅热汤暖暖身子!”

歇了两夜,把采金客的银子托镇上信得过的货郎捎往他们老家,又给弟弟买了两包甜糕,我们又该上路了。这次要往东南走,去青峰山采冬耳——老秦说那边的山耳炖着最养人,够给弟弟凑半年的药钱。

出发那天清晨,天还蒙着层薄雾。胖子扛着新磨的柴刀站在镇口,背篓里塞着掌柜给的硬面馍,嘴里还嚼着块糖:“等采了冬耳,咱就往家赶!”小灵把晒干的草药包仔细捆在背篓侧袋,又往阿禾兜里塞了包薄荷糖:“山里风凉,含块糖润润喉。”

老秦站在老槐树下等我们,手里捏着块石头——正是人面熊给的那块,他往石头上系了根麻绳,挂在阿禾的背篓上:“带着吧,山里路险,图个安心。”

往青峰山走时,露水打湿了鞋尖。阿禾摸了摸背篓上的石头,又低头看了看脖子上系着的红布条——是小熊崽的那截,昨夜特意拆下来系在自己身上的。远处的山影叠着山影,雾在山坳里慢慢散,倒比来时少了些慌,多了点盼头。

胖子在前头喊:“快看!前头有片杏林!等开春再来,准能摘满篓杏儿!”阿禾跟着笑,脚步不由得快了些——路还长,可心里装着的暖乎乎的东西多了,走起来就不觉得沉了。

第21章 仙人指路

陈砚摸了把帐篷外凝结的露水,指尖冻得发麻——秦岭深处的温差比他们来时预估的要烈得多。第20章里被暴雨冲垮的那段栈道还横在溪涧里,几根朽木泡得发胀,原本计划好的路线彻底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