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在吵架,UI设计师和硬件狂人为了一个“美学与实用性”的问题差点打起来。凌柒夹在中间,用尽了数据库里所有的“调解话术”,才把两人拉开。
最后一小时,在订外卖吃什么上出现了严重分歧。
会议结束时,凌柒感觉自己的精神已经快被抽干了。她把自己锁在工作室里,那里堆满了各种零件、线路板和服务器。这片混乱而有序的金属天堂,才是她的充电桩。
她戴上神经接驳头盔,一边听着重金属摇滚,一边用十分钟时间,把团队成员们“头脑风暴”出来的所有垃圾想法篩选了一遍,然后用二十分钟,独自一人写完了整个项目的核心框架代码。
做完这一切,她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第二天,她顶着黑眼圈,把一夜的成果拆分成五个部分,伪装成“根据大家的灵感连夜整理出的方向”,分配给每个人。
她对苏小白说:“小白,你的善良和细腻是我们的宝藏,这个情感模块的细化就靠你了!”(其实她已经写好了90%,只留了几个变量给他填。)
她对UI设计师说:“你的审美是我们的灵魂,我搭了个草稿,你来赋予它生命吧!”(草稿是她用代码一键生成的,但她知道怎么说能让对方舒服。)
……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被放在了最合适的位置上,充满了干劲。
团队看起来其乐融融,项目进度飞快。凌柒作为“领导者”,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微笑着说“你真棒”、“这个点子太酷了”、“我们是一个整体”,然后晚上回家自己干掉80%的实际工作。
她越来越熟练地切换着自己的“双系统”。
白天,她是ENFJ,是团队的太阳,提供光和热。
晚上,她是ISTP,是沉默的工匠,为这台名为“团队”的机器更换每一个核心零件。
这种精神分裂让她感到疲惫,但也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当团队成员因为她的一句鼓励而眼睛放光时,她的数据库里会产生一种名为“成就感”的奇怪冗余信息。这种感觉,和她独立破解一个复杂防火墙后的快感,截然不同,却同样……有趣。
【第三节:当逻辑遭遇情感,BUG出现了】
项目进展顺利,他们团队的作品“共鸣回响”在初赛中惊艳全场,拿下了第一名。他们不仅技术上实现了流畅的脑波情感同步,更重要的是,凌柒用她那套“爱与和平”的ENFJ说辞,把整个项目包装成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未来福音。
“创世纪”公司的高管,项目负责人陈博士,注意到了她。
和前世一样,陈博士向她发出了邀请,希望她能加入“心灵链接”的核心团队。
前世,凌柒欣然前往,一头扎进技术的海洋,最终溺死于其中。
这一次,凌柒微笑着,用ENFJ的口吻回答:“非常感谢您的赏识,陈博士。但我认为,我的价值在于我的团队。没有他们,我一事无成。我希望能和我的伙伴们一起,为这个伟大的项目贡献力量。”
陈博士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赞许的目光。在这个人人信奉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