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渊探秘
铅灰色的高墙在深冬暮色中凝滞,仿佛一道巨大创口,粗暴地切开城市灰蒙的天空。风卷着寒气,如同无形的剃刀刮过周晴裸露在外的脸颊,让她不自觉地打了个寒噤。她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混杂着某种金属、消毒水和难以言喻的陈旧尘埃的味道——这是监狱独有的气息,沉甸甸地压在胸口。周晴拢紧大衣,最后看了一眼手中那份盖着鲜红公章、来之不易的采访许可文件。
“人性本恶……”她低声默念着此行的课题核心,试图将这四个字所携带的冰冷分量转化为一种支撑的力量。那是一种坚硬而固执的理论,如同这堵围墙的基石,支撑着她踏入这界限分明的禁地。作为一名社会版记者,与其说是采风,不如说是一次求证,一次对人性深渊的勘探。
厚重的铁门在她身后沉重地合拢,发出令人心悸的金属撞击声。经过一道道繁琐严苛的检查,周晴终于被带到典狱长的办公室。
典狱长姓王,是个五十开外的中年人,制服笔挺,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方脸上嵌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他说话语速不快,带着一种体制内特有的沉稳和不容置疑。
“欢迎你,周记者,”王狱长起身与她握手,力道适中,笑容标准得体,“跨年夜嘛,我们这里也办晚会,让这些走岔了路的灵魂,能沾染点‘年味’,也能感受点‘人味儿’。”
他的目光转向办公室墙壁上贴着的一张醒目的彩色海报。海报设计得颇为“喜庆”,大红色的底子上印着几个烫金大字:“归途——新生跨年文艺汇演”。下方,赫然排列着一串星光熠熠的名字:当红歌手、相声演员、杂技新秀……全都耳熟能详。
“瞧,”王狱长抬手点了点海报,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请这些明星们来,就是希望能传递点正能量,冲刷冲刷他们灵魂里的污浊!教化育人嘛,软硬都得有。”他的话语在办公室温暖干燥的空气里回荡,带着一种自上而下的、理所当然的规训意味。
周晴的目光却越过那些光鲜的名字,落在观众席那个特意划出的区域——囚犯方阵。海报摄影师用广角镜头捕捉了那个瞬间:囚犯们穿着统一的灰蓝色号服,像一片被强行规整过的、毫无生气的灌木丛。他们脸上大多没什么表情,麻木或茫然,空洞的眼神被镜头精准地凝固下来。海报下方,一行加粗的黑体字格外醒目:“告别阴影,拥抱光明。”
告别阴影?周晴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采访本冰冷的硬质封面,心里涌起一丝讽刺。她来这里,恰恰是为了挖掘那些被深埋在阴影之下的“恶”的根源,为了目睹那些未曾被净化的“污浊”。这些鲜亮的明星、热闹的晚会,在她看来,更像是覆盖在脓疮上的一层华丽油彩。
“尤其要注意这个,”王狱长似乎看透了她的审视,手指精准地移动到海报前排一个端坐的身影上。那人剃着囚犯统一的寸头,刚毅的脸部线条如刀削斧凿,即使在这样一张集体海报里,也透着一股难以忽视的逼人气势。他坐姿挺拔,眼神却幽深难测,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吴岩,”王狱长念出这个名字,语气里带着点额外的分量,“原话剧院的台柱子,可惜了。一场大火,烧光了他的前途,也烧死了一个无辜的孩子……纵火、过失致人死亡,判得重。这种人,心里那点‘恶’,怕是根深蒂固了。”他摇摇头,又看向周晴,“周记者研究人性课题,他算个典型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