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实验室的眼泪(2025年8月26日)

林昭的指尖在全息屏上翻飞,汗水顺着鬓角滑进衣领。实验室的白噪音里,可控核聚变堆芯的温度曲线正像发疯的毒蛇,红色警报刺得视网膜生疼。

“第17次等离子体约束失败。”机械音在空荡的实验室里回响,她揉了揉发酸的后颈,目光扫过墙上的老照片——那是1963年,中国第一台质子同步加速器的落成仪式,照片里的中年男人穿着蓝布工装,抱着个穿碎花裙的小女孩。

“小昭,喝口茶。”母亲周清的视频通话弹进来,背景是上海弄堂里的晾衣绳,晾着洗得发白的航天工牌。

林昭接过母亲递来的青瓷杯,茶水是温的,茉莉香混着消毒水味。“妈,我今天能把Q值(等离子体品质因子)提到1.2了。”她顿了顿,指腹蹭过杯沿,“爸走前说……”

“我知道。”周清打断她,眼角的皱纹里浸着温柔的疼惜,“他说‘昭昭的命,要拴在星星上’。上个月我去航天城,在他的墓前放了束月季,他最爱的花。”

实验室的警报声骤然拔高。林昭猛地转身,全息屏上的数字疯狂跳动,堆芯温度突破临界值!她扑向操作台,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连点,试图启动紧急冷却程序——但已经晚了。

“轰!”

玻璃器皿炸裂的脆响中,林昭被气浪掀翻在地。一块锋利的金属碎片划开她的手腕,鲜血滴在老照片上,刚好渗进小女孩的裙角。

刹那间,金光从照片里涌出来,像潮水漫过她的手背。

“检测到地球第7次科技奇点临界。”

机械音里混着青铜编钟的嗡鸣,林昭抬头,看见全息投影中浮着半透明的身影——那是件缀着青铜纹路的深衣,眉眼如刀刻,声音却像电子合成音般清冽:“启动‘织锦计划’。三滴眼泪,换一次改写文明轨迹的机会。”

“你是谁?”林昭挣扎着爬起来,手腕的血还在流。

“我是时间褶皱里的守墓人。”身影抬手,林昭的伤口瞬间愈合,“人类的科技树总在重复同样的错误——摧毁女性的智慧,然后为文明的停滞买单。这一次,我需要你用眼泪做钥匙,打开星轨的门。”

“眼泪?”林昭嗤笑,“我现在只想给堆芯降温。”

“第一滴泪,为未尽的遗憾。”守墓人的声音突然变得柔软,“你父亲临终前,是不是攥着你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林昭的呼吸一滞。三年前父亲确诊肺癌晚期,弥留之际确实抓着她的书包,里面装着“量子纠缠通信”的课题报告。

“第二滴泪,为未被看见的期待。”守墓人继续道,“你母亲昨天整理旧物时,翻到你十岁写的日记——‘我长大要造能去火星的飞船,这样就能天天看到爸爸的照片’。”

林昭的眼眶发烫。她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那本带锁的日记本,封皮上还贴着父亲买的火星模型贴纸。

“第三滴泪,为未被定义的未来。”守墓人的身影开始虚化,“你实验室的白板上,写着‘女性的手太抖,拿不稳粒子对撞机的按钮’——那是哪个混蛋写的?”

林昭的瞳孔骤缩。那是上周组会时,首席工程师老吴当着所有人的面说的,当时她攥着实验数据的手青筋暴起,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