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月,烟雨朦胧。
沈墨轩撑着油纸伞,独自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雨水顺着屋檐滴落,敲打在伞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作为当朝最年轻的翰林院修撰,他本应在京中参与编修史书,却因一卷失传已久的古画,请命南下寻访。
转过巷角,一家名为“墨韵斋”的古董店映入眼帘。店门古朴,檐下挂着一串铜铃,随风轻响。沈墨轩收起伞,推门而入。
店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香和旧纸张特有的气息。四壁挂满字画,多宝格里陈列着各式文房古玩。一位白发老者正伏案修补一幅破损的画卷,见有客至,缓缓抬起头来。
“公子想看些什么?”老者声音沙哑,眼神却清明如镜。
沈墨轩拱手施礼:“听闻贵店藏有前朝大家李思训的《仙山楼阁图》,特来一观。”
老者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眼前这位气质不凡的年轻人:“公子是行家?李思训的真迹世间罕有,老朽店中确有一幅,却是不卖的。”
“晚辈沈墨轩,在京中翰林院供职。此次南下,正是为寻此画,补全宫中藏画名录。”沈墨轩从袖中取出官凭文牒。
老者验过文书,神色顿时恭敬许多:“原来是翰林大人。请随我来。”
穿过一道珠帘,老者引沈墨轩进入内室。室内布置雅致,北墙正中挂着一幅六尺长的水墨山水。画中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楼阁隐现其间,笔法精妙,气韵生动。
沈墨轩走近细观,不禁赞叹:“果然是李思训真迹!您看这皴法,这渲染...”他突然顿住,目光被画中一角吸引。
在层峦深处,一座小亭临崖而建,亭中似有一女子凭栏远眺。那女子身形朦胧,面目不清,却给人一种奇异的感觉——仿佛她不是画中固定的墨迹,而是真有生命的存在。
“这女子...”沈墨轩疑惑道。
老者笑道:“大人好眼力。传说李思训作此画时,曾遇山中仙女,故将伊人姿容融入画中。更奇的是,百年来,有多人声称在不同光线下,见这画中女子的姿态神情皆有变化。”
沈墨轩觉得有趣,又凑近细看。忽然,一阵风从窗外吹入,画纸微微颤动。就在那一瞬间,他分明看见画中女子的衣袖似乎飘动了一下,那双朦胧的眼睛仿佛与他对视了。
他眨了眨眼,再定睛看去,画中一切如常。
“是错觉吗?”沈墨轩心下疑惑,却又忍不住被那神秘女子吸引。
老者似乎看出他的心思,缓缓道:“此画名虽为《仙山楼阁图》,但老辈人多称它为‘灵姝图’。传说画中女子名曰灵姝,原是山中修行的仙子,因恋慕人间情爱,自愿入画,等待有缘之人。”
沈墨轩听得入神:“等待有缘之人?”
“正是。据说唯有真心之人,方能见画中仙子真容,甚至...”老者顿了顿,“甚至与之相会。”
沈墨轩觉得这传说荒诞不经,但看着画中那抹朦胧的身影,心中却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他在店中盘桓至日暮,最终以重金求得暂借此画三日的机会,带回下榻的客栈细研。
是夜,月华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