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轩将画挂在书房墙上,焚香静观。烛光摇曳中,画中山水似乎活了过来,云雾缓缓流动,山泉仿佛淙淙有声。更奇的是,那亭中女子的身影越来越清晰。
子夜时分,万籁俱寂。沈墨轩伏案小憩,忽闻一阵淡淡幽香。抬头望去,只见画前不知何时竟立着一位素衣女子,正静静望着他。
女子云鬓轻挽,眉目如画,一身白衣胜雪,宛若从月宫中走出的仙子。她的容貌与画中女子一般无二,却更加生动鲜活。
“你是...”沈墨轩惊得站起身,打翻了案上茶盏。
女子微微欠身:“小女子灵姝,见过公子。”
“你真是画中仙子?”沈墨轩难以置信。
灵姝浅笑:“公子白日里不是已见过我了吗?”她的声音如清泉滴玉,清脆悦耳。
沈墨轩镇定下来,拱手道:“在下沈墨轩,不知仙子降临,有何指教?”
灵姝眼波流转:“公子是百年来第一个见我真容之人。想必就是我要等待的有缘人了。”
“有缘人?”沈墨轩想起店中老者的传说,“仙子真的在等待有缘之人?”
灵姝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哀愁:“我本是修行千年的狐仙,因恋慕人间情爱,自愿被李大家封入画中,立誓只为我真心相爱之人现形。百年过去,观画者众多,却无一人能见我真容。直至今日...”
沈墨轩心中震动:“仙子为何选择了我?”
“不是选择,是缘分。”灵姝轻声道,“公子心中有纯善之气,眼中无世俗之浊,故能见我所不能见,感我所不能感。”
二人秉烛夜谈,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竟发现彼此志趣相投,见解相似。灵姝虽为狐仙,却对人间文化了如指掌,言谈间尽显才情。
不知不觉,东方既白。灵姝起身告辞:“日光将出,我需回画中去了。今夜之事,望公子勿与他人言。”
沈墨轩不舍道:“还能再见吗?”
灵姝微笑:“若公子真心想见,今夜月升之时,灵姝自当再来。”
说罢,她身形渐淡,化作一缕轻烟,飘回画中。画中亭内,那女子身影似乎比昨日清晰了几分。
沈墨轩站在画前,久久不能回神。这一夜的奇遇,让他平静的心湖泛起了涟漪。
接下来的日子,沈墨轩推掉了所有应酬,每日除了必要的公务外,便是回到客栈与灵姝相会。
每夜月升之时,灵姝便从画中走出,与沈墨轩谈天说地。她不仅精通诗词书画,还对古今历史有着独到见解,常能指出史书中的谬误之处。沈墨轩发现,有灵姝在侧,自己的思维都变得敏锐许多,往日困扰许久的修史难题,竟能迎刃而解。
一夜,沈墨轩正在修改《前朝艺文志》中关于李思训的条目,遇到几处疑点难以确定。
灵姝轻声道:“李大家作画,从不署名,唯在画角藏一‘思’字花押。公子可细观画右下角松枝交错处。”
沈墨轩举灯照看,果然发现灵姝所说花押,不禁惊喜:“这般隐秘,若非仙子指点,世人怎能发觉!”
灵姝掩口轻笑:“因我亲眼见他作画呀。”
沈墨轩这才想起,灵姝已修行千年,自然经历过前朝往事。于是趁机请教了许多历史疑点,灵姝一一解答,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