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最便宜的。”我声音沙哑地回答。

“三百的,阁楼单间,没窗户,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老板吐了个烟圈,“先交一个月房租和一个月押金,一共六百。”

我口袋里只有三百多。我咬了咬牙,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钞票,数了两百递过去:“老板,我先交两百定金,剩下的明天一定补上,我现在就想住进去。”

老板狐疑地看了我半天,大概是看我虽然狼狈,但眼神还算清明,不像是什么危险分子,最终还是不情不愿地给了我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三楼最里面那间,309。水电费自理,屋里东西坏了自己修。”

打开那间所谓的“阁楼单间”,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扑面而来。房间果然小得可怜,低头都怕碰到天花板,唯一的光源来自头顶一个昏暗的节能灯泡。墙角结着蜘蛛网,地板踩上去咯吱作响。一张掉漆的木板床,一张缺了腿用砖头垫着的旧书桌,就是全部家当了。

我把唯一的背包扔在床上,背包里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一本磨旧了的大学专业课本——《金融市场学》。我瘫坐在硬邦邦的床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忍不住自嘲地笑了。从苏家别墅那个虽然压抑但至少光鲜亮丽的角落,到这个暗无天日的贫民窟阁楼,我林风,真是从云端跌入了泥沼。

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感到绝望。相反,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充斥着我的内心。没有了苏婉清的冷漠眼神,没有了“替身”这个屈辱的标签,我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了!

肚子不合时宜地叫了起来。我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一百多块钱,起身下楼,在巷口一家苍蝇小馆买了一箱最便宜的泡面和几根火腿肠,又买了一个二手的小电煮锅。回到那个逼仄的小阁楼,烧水煮面,泡面的香气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开来,这廉价的味道,此刻却让我感到无比的踏实。

几口热汤下肚,身体渐渐暖和起来,脑子也更加清醒。我坐在那张破旧的书桌前,打开台灯,虽然灯光昏黄,但足以照亮眼前的一切。我拿出纸笔,开始认真规划我的未来。

三年的苏家替身生涯,我真的一无所获吗?不,不是的。

苏婉清或许只把我当成一个发泄寂寞的工具,但她从未刻意回避让我接触到她生活的圈子。她需要一个“影子”在身边,有时甚至会带着我参加一些并不那么重要的商业酒会或私人聚会,当然,我永远只能扮演一个沉默的司机或保镖,远远地站在角落。

但我并非真的只是个木头桩子。我大学学的是金融,对数字和信息有着天生的敏感。在那些场合,我听到了太多关于行业动态、政策风向、投资热点的讨论。苏家人的谈话,她那些“朋友”的炫耀与抱怨,甚至是佣人间无意的闲聊,都成了我收集信息的渠道。苏家作为本地有名的商业家族,涉足的领域广泛,从房地产到高科技产业都有布局。而苏婉清的那位白月光江辰,据说就是归国的科技新贵,研究的正是前沿科技领域。

这三年,我像一个潜伏的间谍,将所有听到的、看到的信息默默记在心里。我的记忆力从小就异于常人,属于那种过目不忘的类型,这在大学时让我轻松应对各种考试,而在苏家这三年,则成了我唯一能用来武装自己的武器。我把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在脑海中反复咀嚼、分析、串联,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未来市场趋势的判断。尤其是在金融投资方面,可以说,苏家的那些无意间的“熏陶”,比大学四年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加生动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