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风雪初临
北风如刀,割过中原大地。积雪覆盖的山道上,一行歪斜的脚印延伸向远方。寒风卷起雪沫,打在知晓哥脸上,他不得不眯起眼睛,艰难前行。
「宿主知晓哥绑定成功——」 「第一世投放:公元前312年,宋国边陲」 「身份:游历列国的墨家行者(代号:知)」
机械音在脑海中回响,知晓哥裹紧单薄的麻布衣。三天前,他还在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室里调试时空装置,转眼却置身于战国时代的冰天雪地。饥饿和寒冷折磨着他的身体,但更让他心惊的是沿途所见——焦黑的村庄,悬挂在枯树上的尸体,被野狼啃噬的骸骨。
“这就是战国吗?”他喃喃自语,呼出的白气瞬间被风吹散。
忽然,前方雪地里一抹异色引起他的注意。那是一个俯卧的人形,大半身子已被积雪覆盖。知晓哥加快脚步,跌跌撞撞地跑过去。
那是个年轻书生,背上一支断箭触目惊心。他面色青紫,嘴唇干裂,却将一捆竹简死死护在身下。知晓哥探了探他的鼻息——微弱,但还活着。
(系统急响:「拯救墨家弟子左伯哀,功德+100!剩余生命值:1时辰」)
“该死!”知晓哥低骂一声,立即将书生拖到附近一块巨石后避风。他扯下自己的外袍裹住对方,又从怀中掏出穿越时意外带来的急救包。
清创、消毒、缝合。每一个动作都在刺骨寒风中变得异常艰难。知晓哥咬紧牙关,将最后一点姜汤灌入书生的口中。忽然,书生的睫毛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了眼睛。
“楚军...屠城...”书生的声音细若游丝,“先生何苦...救必死之人?”
知晓哥继续手上的包扎工作,头也不抬:“命哪有贵贱?只有想不想活!”
书生虚弱地摇头:“在下左伯哀,墨家弟子。楚军来袭,我本欲前往睢阳劝阻守将勿要屠戮俘虏,不料途中遇袭...”他剧烈咳嗽起来,嘴角渗出血丝,“先生快走吧,带着这些书简...务必交予睢阳墨家据点...”
知晓哥不由分说地背起左伯哀:“要送你自己送,我可没工夫替你跑腿。”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下来,“坚持住,我知道前面有座破庙可以暂避。”
雪地上,知晓哥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令他惊讶的是,他踏过的雪地竟泛起淡淡金光,形成一条清晰可见的路径。
(系统提示:「功德路径已激活,指引宿主前往安全区域」)
“这系统还挺实用。”知晓哥苦笑,沿着金光指引的方向艰难前行。
第二章:睢阳粥棚
破庙中一夜煎熬,左伯哀的高烧终于退去。次日清晨,知晓哥搀扶着他,终于抵达睢阳城外。
眼前的景象令二人倒吸一口凉气。城墙外黑压压全是难民,粗估不下千人。男女老少挤作一团,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几个贵族模样的人正在施粥,但态度极其恶劣。
“挤什么挤!饿死鬼投胎吗?”一个华服青年叱骂着,一脚踢开试图多要一碗粥的老妇人。粥棚旁立着块木牌,上书“黔氏施粥”,那青年想必就是黔敖了。
老妇人踉跄倒地,粥碗摔得粉碎,混着泥沙的粥液洒了一地。她竟不顾疼痛,趴在地上舔舐那些污浊的粥液。周围难民目光麻木,似乎对此习以为常。
(系统震动:「修正畸形施舍,功德+200!解锁技能【声如洪钟】」)
知晓哥只觉一股热血涌上头顶。他大步走向粥棚,一跃登上运粮车,声音陡然洪亮如钟:
“晏子云‘德政如雨,润物无声’!尔等这般施舍,与喂畜何异?”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黔敖先是一愣,随即怒道:“哪里来的狂徒?我黔氏施粥济民,岂容你指手画脚!”
知晓哥冷笑一声,突然指向黔敖身上的锦袍:“阁下可知这件衣裳价值几何?够百人吃半月有余!”
不等黔敖反应,知晓哥竟跳下车径直走到他面前,在众目睽睽之下脱下了那件华贵的外袍。
“你!你敢——”黔敖气得脸色发白。
知晓哥高举锦袍,面向人群:“今日富者舍财,穷者出力!会砌墙的站左,懂医术的居右,善烹食的居中!”
人群骚动起来,却无人敢动。知晓哥又道:“此袍价值五十钱,现在起拍,所得全部用于购粮!”
一个微弱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我...我会治病,老家闹瘟疫时帮郎中采过药...”
“好!”知晓哥立即指向那人,“这位大哥,请你负责查看伤病者!”
渐渐地,越来越多人站出来。有工匠开始修理破损的粥锅,有妇人组织起来清洗食材,就连孩子们也帮忙拾柴取水。
黔敖怔在原地,看着眼前井然有序的场面,一时说不出话来。知晓哥将拍卖锦袍所得的钱币塞回他手中:“善行不是施舍,是给予尊严。”
黔敖凝视掌心铜币,忽朝知晓哥长揖及地:“先生教诲,黔敖铭记于心。”
第三章:夜探敌营
是夜,睢阳城守将府中灯火通明。
“楚军距城已不足二十里!”探马来报,满座皆惊。
老将军猛地站起:“传令下去,烧毁城外粮仓,绝不能资敌!”
“不可!”知晓哥闯入军帐,“城外粮仓乃睢阳命脉,一旦烧毁,百姓如何过冬?”
“难道留给楚军不成?”老将军怒目圆睁。
知晓哥目光坚定:“予我三时辰,我必劝楚军退兵。”
帐中一片哗然。左伯哀挣扎起身:“我随知兄同往!墨家与楚军将领有些交情,或可说情。”
知晓哥摇头:“你伤未愈,不宜奔波。”他取过左伯哀的墨家符节,“这个借我一用。”
月色如水,知晓哥单人匹马,悄然潜入楚军大营。营地戒备森严,但他凭借系统提供的隐蔽路径,顺利避开巡逻士兵。
忽然,一阵痛苦的呻吟引起他的注意。一个小兵躺在营帐角落,面色潮红,显然是发了高烧,正迷迷糊糊地喊着“娘亲”。
知晓哥心中一软,掏出随身携带的草药,用酒精为小兵擦拭降温。就在这时,帐帘猛地被掀开!
“何人胆敢夜闯军营?”楚将项燕按剑而立,目光如电。
知晓哥坦然起身,取出睢阳粮册:“将军欲攻睢阳?可知城中早已断粮,您得到的只会是一座饿殍之城。”
项燕冷笑:“巧舌如簧!我看你是宋国奸细!”
知晓哥不慌不忙,又指营外伤兵:“将军用子弟兵性命换一座死城,值得吗?楚王会赏您还是治您的罪?”
帐外忽然喧哗起来。白日被救的小兵带着数十伤兵跪地高呼:“此医者仁心,求将军罢兵!”
项燕面色变幻不定。知晓哥趁机展开一幅精密地图——那是他用系统功能绘制的周边地形图。
“退兵三十里,我可让宋国年年向楚贡医。”知晓哥指着地图,“睢阳地处要冲,与其毁灭,不如使其成为楚国的医药补给站。”
项燕凝视地图上精密的等高线和标注,眼中闪过惊异之色。突然,他猛地拔出佩剑——
剑尖却是指向了军帐中的战鼓:“传令!全军后撤三十里!”
第四章:善火燎原
三年转瞬即逝。
睢阳城已非昔日模样。黔敖变卖家产,建起了战国首间平民医馆,无论贵贱,皆可在此求医问药。左伯哀的《非攻新解》传遍列国,墨家思想因此焕发新生。
知晓哥走在睢阳街头,欣慰地看着这一切。街边孩童朗朗诵读:“兼相爱,交相利...”;医馆前秩序井然,再无人跪地乞讨;甚至连巡逻的士兵都会顺手帮助老人提物。
这日清晨,知晓哥决定离开。他的任务已完成,系统提示可以前往下一个时代。
临行时,全城百姓捧土相送。黔敖已是睢阳令,他红着眼眶递上一个包袱:“先生,这些盘缠请务必收下。”
知晓哥笑着推开:“黄金之重,重不过一粟济世之心。”他只取了五枚铜钱,“这些足矣。”
忽然,一个少年气喘吁吁地跑来。知晓哥认出这正是三年前那个在粥棚旁舔食污粥的孩子。
“先生!先生!”少年摊开掌心,是一片刻字的陶片,“我学会了您教的‘人’字——您看,一撇是骨,一捺是心!”
知晓哥接过陶片,只见上面工整地刻着一个“人”字,笔画虽稚嫩,却端正有力。他抬头望去,少年身后站着数十孩童,每人手中都捧着类似的陶片,上面刻着“仁”、“义”、“信”、“善”...
系统光幕轰然绽放:「累计功德3000!达成【善火燎原】成就」 「解锁天赋:
1. 春风化雨(小幅提升周围人向善心)
2. 医者仁心(草药疗效+30%)」
夕阳西下,知晓哥策马远去。忽然,身后亮起点点光芒——百姓们放起了千百盏河灯,每盏灯上都写着一个“知”字,如星火落满战国的长夜。
最高的城墙上,左伯哀与黔敖并肩而立。 “知先生究竟从何而来?”黔敖轻声问。 左伯哀望向远方:“来自一个天下大同的时代吧。”
夜色渐深,知晓哥的身影消失在道路尽头。雪地上的足迹渐渐化作涓涓春溪,滋润着沿途的土地。
(光幕浮现结语:「此世无人知他来历,唯见雪中足迹化春溪,救一命而百善生——这便是知晓哥第一世:以微末之身,改天下之念」)
远山上,一抹新绿破雪而出,在月光下轻轻摇曳。战国长夜依旧,但第一星善火已然点燃,终将燎原。
正所谓:《知晓哥一世·战国仁心》
雪夜驮生踏嶂深,墨衣仁者息兵音。
破棚施粥尊黔首,止战传书化楚衿。
寒刃光中疗剑疮,饿殍堆里觅医箴。
春秋烽火燃千载,独照知君第一心。
注:诗中“驮生”指雪地救助墨家弟子,“息兵音”喻其斡旋止战之功;“尊黔首”用黔敖典故凸显施善之德,“化楚衿”记说服楚将罢兵之智;颈联写乱世行医之艰,尾联“独照”二字既赞其孤勇,亦暗合“知晓”之名。全诗八句皆嵌战国善行事迹,末句“第一心”双关,既指初心亦暗合第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