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事件后,赵一向陈志远提出了一个看似奇怪的请求:他需要在西安城内开设一个临时的算命摊点。
“这是修炼的一部分。”赵一解释道,“刘伯温传承中强调‘红尘炼心’,要求传人深入民间,体察世情,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陈志远虽然觉得有些冒险,但看到赵一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同意了。国安部门暗中做了周密安排,确保赵一的安全。
赵一选择了西安城墙根下的一处小公园。这里早晚都有市民来锻炼、下棋、闲聊,人流不断但又不会太过拥挤。
第一天清晨,赵一支起了一个简易的小摊:一张折叠桌,两把塑料凳,一块写着“相面测字,十元一卦”的小牌子。他特意穿了件普通的夹克,看起来就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兼职摆摊。
起初无人问津。老人们自顾自地锻炼,偶尔投来好奇的目光,但没人上前。赵一也不着急,静坐养神,观察着来往行人,实践着相面之术。
直到一位买菜经过的大妈停下脚步:“小伙子,真会看相?”
赵一微笑点头:“略知一二。大妈要不试试?”
大妈将信将疑地坐下:“那给我看看,最近手气怎么样?打麻将老输。”
赵一仔细观察她的面相,又请她写了几个字。凭借传承中的相字术,他很快有了判断:“您最近是不是常坐在东南位?那个位置背对着门,气场不顺。换个位置,最好是面朝西,会有改善。”
大妈惊讶道:“你怎么知道我常坐东南位?神了!好,明天就换位置试试。”她高兴地付了十元钱,逢人便说来了个“小神仙”。
口碑就这样传开了。不到半天,赵一就完成了十卦的限额。后来的人只能预约次日。
赵一的算命方式与众不同:他不说模棱两可的话,而是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建议。更神奇的是,这些建议往往立竿见影:那位大妈第二天就赢回了本钱;一个为学业烦恼的学生按照他指导的时间方位复习,效率大增;一个夫妻不和的中年人根据他的建议调整卧室布局,关系明显改善。
十天过去,“城墙根下的小神仙”已经小有名气。赵一也确实感到自己的相术在实战中精进不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时,一位特殊的客人出现了。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一辆黑色奔驰悄悄停在公园外。车上下来一位衣着考究的中年男子,在保镖的陪同下走向赵一的小摊。
“听说你很灵?”男子摘下墨镜,露出一张经常在财经新闻上出现的脸——某知名科技公司的老板李明达。
赵一点头:“十元一卦,今日名额已满,请明日再来。”
李明达的保镖想说什么,被主人制止。李明达微微一笑:“我出一万,买你一卦。”
周围几个围观者倒吸一口凉气。赵一却摇头:“规矩就是规矩。明日请早。”
令人意外的是,李明达没有生气,反而欣赏地点头:“有原则。好,我明天再来。”
第二天清晨六点,李明达果然准时出现,成为赵一的第一个客人。
“我想问企业的发展方向。”李明达直言,“最近几个重要决策都遭遇意外阻力,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赵一仔细观察他的面相,又让他写了几个字。沉默片刻后,赵一说:“李总,问题不在外而在内。您公司是否有一位属猴的张姓高管?最近他的决策与您相左,导致内耗严重。”
李明达脸色微变:“确实有...你怎么知道?”
“从您写的字中看出,‘争’字出头太过,‘合’字缺横少竖。内部不合之象明显。”赵一解释道,“另外,您公司新总部的风水也有问题。大堂是否有个巨大的金属雕塑?正对旋转门,形成‘金煞冲门’的格局,导致气流不畅,决策受阻。”
李明达震惊不已。公司确实刚搬新总部,大堂确实有个现代金属雕塑,正是那位张姓高管力主安装的。
“请先生指点破解之法。”李明达语气恭敬起来。
赵一给出几个建议:调整雕塑位置,在特定方位摆放水生植物化解金煞;调整高管办公室布局;重要会议选择在特定时辰召开。
李明达郑重付下一万元:“若果真有效,必有重谢。”
一周后,李明达再次来访,满脸喜色:“神了!按照您的建议调整后,几个停滞的项目突然顺利推进,连最难缠的对手都主动让步了!”他当场又付了十万元作为答谢。
赵一只收下三卦的费用三万元,其余退还:“规矩不能破。每日三卦,每卦一万。”
就这样,赵一在红尘中修炼的消息不胫而走。来找他的富人越来越多,他都严格遵循“每日三卦”的原则,不多不少。
这些商界精英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投资方向的,有问用人选择的,有问项目时机的。赵一凭借相术、风水和对气场的感知,给出的建议往往精准有效。
但他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助恶为虐。有一次,一个房地产老板想通过不正当手段打压竞争对手,出价百万请赵一指点“必胜之法”,被赵一严词拒绝。
“术为善用,不为恶施。这是底线。”赵一的话在圈内传开,反而赢得了更多尊重。
一个月下来,赵一不仅赚足了生活费,还将多余的钱匿名捐给了几个文物保护项目。更重要的是,他的能力在实战中突飞猛进:
现在不需借助任何工具,他一眼就能看透一个人的基本运势;通过简单的交流,就能感知对方的情绪和意图;甚至能通过握手,感知对方近期的经历。
这些能力在后续与伪门和新鉴会的斗争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天傍晚,赵一正准备收摊,一位白发老者缓缓走来。赵一一眼就看出此人不凡:气场沉静如深渊,目光睿智而通透。
“老先生,今日卦数已满...”赵一礼貌地说。
老者微笑:“我不求卦,只是来看看刘伯温的传人修炼得如何。”他说话声音很轻,却如惊雷般在赵一耳边炸响。
赵一神色一凛:“您是谁?”
老者取出半块玉佩,与赵一的那块完美契合:“老朽姓陈,与你见过的那位陈老先生是师兄弟。他托梦告诉我,传承已得主,特来一见。”
赵一连忙请老者坐下。原来这位陈老是鉴天阁的另一位守秘人,一直在暗中观察赵一。
“红尘炼心是每个鉴天传人的必修课。”陈老赞许地说,“你在实践中已初得真谛。但记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新鉴会的威胁远未解除,他们正在寻找‘昆仑之眼’的真正位置。”
赵一心中一震:“昆仑之眼不是天地镜?”
陈老摇头:“天地镜只是钥匙之一。昆仑之眼是更深层的秘密,关系到华夏文明的根基本源。新鉴会若得之,后果不堪设想。”
他留下一个地址:“必要时可来这里找我。记住,真正的敌人往往隐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老者离去后,赵一沉思良久。他意识到,自己的修行还远远不够。
从第二天起,赵一在算命摊上多了一块牌子:“解惑答疑,随缘而行”。他不再明码标价,而是让人们随心给付,贫富不计。
这一变化让他接触到了更多样的群体,听到了更多世间悲欢。一对下岗夫妻为孩子的学费发愁,赵一不仅免费指点,还悄悄垫付了学费;一个迷茫的年轻人不知道人生方向,赵一耐心开导,帮他找到自信。
这些经历让赵一的心境更加通透,对传承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他渐渐明白,刘伯温留下这些绝学,不是为了个人富贵,而是为了在红尘中点亮一盏盏明灯。
一天夜里,赵一在打坐中突然感应到一个强烈的危机信号:新鉴会已经锁定了一个关键目标,行动在即!
他立即联系陈志远。通过面相和卦象的提示,专案组很快锁定了一个被忽视的方向:陕西省图书馆古籍部!
当夜,一场隐秘的行动展开。果然,新鉴会的人正在试图盗取一批珍贵古籍——其中就有关于昆仑之眼位置的关键记载!
在赵一的指点下,警方成功拦截了这次盗窃,抓获数名新鉴会成员。但从审讯中得知,这只是一支分队,真正的主力正在执行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
与此同时,赵一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电话那头是林雨薇虚弱的声音:
“赵一...对不起...他们骗了我...现在我知道真相了...昆仑之眼在...在...”
电话突然中断,只剩忙音。
赵一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他望向窗外西安的夜空,知道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而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红尘中的历练,让他拥有了更强大的内心和更清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