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它似乎在适应,在学习反馈回路建立”

“不要改变任何参数!重复,不要尝试重置系统!它会视之为攻击并(字迹被污渍模糊)”

最后一条记录只有半句:“它们不是消失了,是被归档了”

这印证了他的猜测:现象并非天然存在,很可能源于多年前某次事故或实验,并且它具有某种活性和适应性,十年前的那次事故,或许就是一切的开端。

第三步:测试与验证。

下午两点五十分,他再次来到一楼卫生间门口,他昨天关闭的水闸,已经被无声地重新打开了,他检查时发现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他没有任何关于它如何被重置的记忆。

水流准时在三点整变得惰化,他重复了昨天的观察,结果完全一致。

规则一稳定运行,不受他昨日干预的影响。不,不是不受影响,是他的干预被修正了。

接下来是规则二。他需要搞清楚现在的人数到底是多少,他自己,管理员老李,这是两人,是质数。

但他无法确定是否还有第三人、甚至第四人的存在,那些空置的房间像沉默的谜题。

他决定进行一次测试,如果人数减少,规则二的频率干扰是否会被触发?

如何安全地减少?他想到一个方法:设法让老李暂时离开建筑范围。

他在一楼的储藏室找到了老李。老人正对着墙壁发呆。

“李师傅”陈岩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正常,“我的车好像有点问题,能麻烦您帮我看一眼吗?就在外面空地上。”

老李缓缓转过头,浑浊的眼睛看着他,缓缓摇了摇头:“出不去。”

“为什么?只是到门口空地,很近。”陈岩坚持。

“不能少人。”老李嘟囔着,声音含混,“少了……不对,会响。”

“会响?”陈岩追问“什么会响?通风系统吗?”

老李不再回答,只是重复着“不能少人”然后就不再理他,继续面壁发呆。

沟通失败让陈岩感到挫败感,但同时也验证了老李对规则的认知和恐惧,强行让他出去风险极大。

他开始改变思路,如果不能减少,那就尝试增加。他从行李箱里拿出一个沉重的人形服装模特模型,这是他原本用来演示事故场景的,他把它立在一楼走廊。

现在,生命体数量:他,老李,模特模型三个,3是质数,状态应仍是安全。

他紧张地等待着。十分钟,二十分钟什么都没有发生。通风系统安静地运行着,没有任何异常。

系统似乎认可了这个模型?不,更可能的是,系统能精准识别生命,这个模型不被计算在内。

他需要真正的第三个生命,他想到了手机,虽然没信号,但也许可以尝试播放动物叫声录音?这个想法太荒谬且难以控制,他暂时放弃。

时间接近下午四点,他决定再次尝试联系外界。他记得昨天在地下室看到了电话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