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二章 蛛丝马迹

杜衡头七这日,青麓书院来了位新医师。

谢清霜站在回廊下,看着那位身着淡青衣裙的女子从马车上下来。女子约莫二十五六岁,眉目如画,腰间挂着一串铜铃,随着步伐发出清脆声响。

"那是苏半夏,据说医术了得,专治疑难杂症。"崔琰不知何时出现在谢清霜身后,手里把玩着一枚铜钱,"有趣的是,她曾在太医院供职,却突然辞官云游。"

谢清霜微微蹙眉:"杜衡死前一周,曾多次去医馆拿药。"

"我知道。"崔琰将铜钱弹向空中又接住,"所以我已经安排人查她的底细了。"

铜铃声渐近,苏半夏抬头对上谢清霜的视线,浅浅一笑。那笑容温柔似水,却让谢清霜莫名想起山中捕食前的狐狸。

"谢姑娘?"苏半夏声音轻柔,"久闻大名。若有闲暇,可来医馆坐坐,我带了上好的雪菊。"

谢清霜刚要回应,一阵喧哗声从书院大门处传来。只见一个锦衣华服的年轻男子带着几个家仆大摇大摆地走进来,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赵景明又迟到了。"崔琰嗤笑一声,"盐运使的宝贝儿子,一个月来书院不超过五天,偏生每次都能撞上命案。"

谢清霜注意到赵景明虽然一副纨绔做派,眼睛却异常清明,进院后迅速扫视了一圈所有人,在看到苏半夏时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有意思。"谢清霜低声道,"我去会会这位赵公子。"

崔琰挑眉:"那我先去查查那位苏医师的行李——以检查违禁药材的名义。"

谢清霜穿过庭院,故意在拐角处与赵景明撞了个满怀。

"哎哟!哪个不长眼的——"赵景明骂到一半,看清是谢清霜后立刻换了副笑脸,"原来是谢才女!是在下莽撞了。"

谢清霜注意到他右手食指有墨迹,袖口隐约露出纸角:"赵公子勤学不辍,令人钦佩。"

赵景明下意识捂住袖子,干笑两声:"随便涂鸦罢了,哪比得上谢姑娘学问精深。"

"听闻赵公子案发当晚在醉仙楼饮酒?"谢清霜突然问道。

赵景明脸色一变:"谁说的?我明明在..."他猛地住口,眼珠转了转,"那日我身体不适,早早歇下了。"

谢清霜心中一动。据官府的记录,赵景明确实有不在场证明——醉仙楼掌柜作证他当晚在那里喝到子时。但如果他其实不在...

"谢姑娘!"一个沙哑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老杂役孙伯站在不远处,焦急地比划着手势——这是他独创的手语,整个书院只有谢清霜能懂。

"失陪。"谢清霜匆匆告辞,跟着孙伯来到后院一口枯井旁。

孙伯指着井沿一处新泥,又做了个"埋东西"的动作,最后模仿了一个人走路的姿势——右腿微跛。

谢清霜心跳加速。书院中右腿微跛的只有一个人——教授天文历法的孟先生。

"什么时候看到的?"

孙伯伸出三根手指——三天前,也就是案发次日凌晨。

谢清霜找来一根树枝,小心拨开泥土,发现一个油纸包。打开后,里面是一本小册子,记录着各种奇怪的符号和日期,最后一页画着一只形似蝉的虫子,旁边写着"青蚨鸣,大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