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孙权的眼神沉了沉,这点他自然清楚,只是没想到张昊一开口就点破了江东最大的外部威胁。

“第二重,是‘内忧’。”张昊接着说,“江东世家大族势力庞大,如陆、顾、朱、张四家,手握兵权和财力,表面臣服姐夫,实则各有算计。姐夫若想推行新政,难免会被他们掣肘,就像去年推行盐铁官营,是不是处处受阻?”

这话直接戳中了孙权的痛处。他登基后一直想削弱世家权力,可世家盘根错节,始终没能彻底解决。此刻听到张昊精准点破,孙权看向他的眼神里,已经多了几分认真。

“那第三重呢?”孙权追问,语气里带了些急切。

张昊抬头看向孙权,一字一句道:“第三重,是‘根基’。江东多水少田,百姓虽靠渔盐为生,可粮食产量却远不如北方。一旦战事起,粮草供应必然紧张。没有足够的粮食,再强的军队也撑不住,再繁华的都城也会乱。”

这话说完,孙权彻底沉默了。他站在原地,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张昊说的这三点,正是他这些年最头疼的问题,可连朝堂上的老臣都很少有人敢这样直白地全盘托出,眼前这个看似文弱的小舅子,竟看得如此透彻。

过了好一会儿,孙权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已经没了之前的随意,多了几分郑重:“小舅子,你这些话,是自己想的,还是听旁人说的?”

张昊知道,这是孙权在试探他。他挺直腰板,坦然道:“姐夫,这些都是我沿途观察,再结合听到的消息琢磨出来的。我虽没读过多少兵法,却也知道,不管是治家还是治国,都得先看清隐患在哪里。”

孙权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一个‘看清隐患’!孤没看错人,你这小舅子,可不是只会靠姐姐的草包。走,孤带你去见张昭先生,让他也听听你的高见!”

张昊心中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这第一步,算是走对了。

3 步练师姐姐送温暖,透露朝堂暗流

从张昭府中出来时,日头已偏西。张昊跟着孙权与张昭聊了近两个时辰,从盐铁官营的困境聊到粮草储备的对策,虽大多是依托历史记忆给出的方向,却也让张昭对他刮目相看,连称“后生可畏”。

刚回到居住的偏殿,就见侍女端着食盒迎上来:“公子,夫人得知您去了张大人府中,特意让人备了您爱吃的庐江米糕和莲子羹,还说等您回来,让您过去一趟。”

张昊心中一暖。穿越至今,步练师这位“姐姐”虽话不多,却处处透着细心。他简单洗漱后,便跟着侍女往步练师的寝宫走去。

寝宫内燃着淡淡的檀香,步练师正坐在窗边刺绣,见他进来,便放下针线起身:“今日去见张昭先生,没受委屈吧?”她伸手替张昊拂了拂衣袖上的灰尘,语气里满是关切,“张昭先生性子耿直,说话素来直接,若是有冒犯之处,你别往心里去。”

张昊摇摇头:“姐姐放心,张大人句句都是为了江东,我哪会在意。”他顿了顿,想起今日在张昭府中谈及世家时的微妙气氛,忍不住问道,“姐姐,江东的世家大族,当真如姐夫所说那般难对付吗?”

步练师闻言,眼神暗了暗,示意侍女都退下,才轻声道:“你刚到建业,不知道这里的复杂。陆家在吴郡掌着兵权,顾家垄断了一半的丝绸贸易,朱家和张家又在朝堂上根基深厚,他们四家连起来,几乎能左右江东的半数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