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回复寥寥无几,且都含糊其辞。要么说“不清楚,不是经手人”,要么说“项目都交付这么久了,肯定没问题”。只有他以前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小赵,回复了一段略显挣扎的文字:“师父,那件事过去就过去了,您就别再打听了。这边水太深,牵扯太多,您都快离开了,真没必要再蹚这浑水……保重自己。”

徒弟的警告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最后一丝侥幸,却也点燃了他心底那股执拗的火。他知道,自己猜对了。那栋楼,真的有问题。

深夜十一点,万籁俱寂。陈建国突然从沙发上起身,走进卧室,费力地从床底最深处拉出一个旧的、印着模糊航空标记的行李箱。打开夹层,取出一用一个厚实牛皮纸袋仔细包裹着的文件。

那是他当年冒险保存下来的、“滨海嘉园”三期7号楼部分关键施工节点的原始记录复印件,包括那份被勒令作废的混凝土初步检测报告。每一页上都盖着醒目的、红色的“作废”章,像一块块耻辱的烙印,但那些手写和打印的原始数据,却清晰得刺眼。

他的手微微颤抖,抚过那些已经微微泛黄的纸页。灰尘在台灯的光柱下飞舞,记忆却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将他带回八个月前那个冰冷的雨夜。

“滨海嘉园”三期7号楼地下二层浇筑现场。雨水敲打着基坑上方的防雨棚,发出噼里啪啦的噪音。混凝土泵车巨大的臂架在昏暗的灯光下挥舞,发出沉闷的轰鸣。工人们穿着雨衣,忙碌地将灰浆注入墙体模板。

作为那晚的值班工程师,陈建国像往常一样巡视着每一个环节。多年的经验让他敏锐地发现新进场的一批水泥,颜色比平时略深,且结块现象有些异常。

“停一下!”他猛地挥手,示意泵车操作员暂停,然后大步走向现场施工主任,“老吴,这批水泥的质保书和进场检测报告我看一下。”

施工主任老吴脸上掠过一丝慌乱,支支吾吾:“陈工,这……这是宏盛建材公司直供的,他们那边肯定都检验合格的,应该没问题吧?这雨这么大,工期紧……”

“应该?”陈建国的眉头拧紧了,“这是承重结构,C40的标号,没有‘应该’!立即取样,送旁边实验室做快速检测!通知暂停浇筑!”

快速检测的结果很快出来,果然印证了他的担忧——强度估值甚至连C35都勉强!他立即下达了暂停施工、已浇筑部分待议的指令。现场一片哗然,工期延误的压力像实质般压在每个人心头。

然而,指令下达不到半小时,他就接到了王振从公司打来的紧急电话。

“老陈!你怎么回事?谁让你停工的?!”王振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又急又怒,“‘星耀城’项目已经抽走了我们大部分人,这边工期本来就耽误不起!每小时光是机械租赁和人工成本就好几万!你先让他们浇着!强度稍微差点后续我们想办法补救,注浆、加固,办法多的是!”

“王经理!这不是儿戏!这是核心筒的承重墙!强度差一个等级就是天壤之别!这不是后期补救能完全解决的!”陈建国对着电话几乎是吼了起来,雨水混着汗水流进他的眼睛。

“我说了算!浇!立刻恢复浇筑!这是命令!所有责任我来承担!”王振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然后猛地挂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