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夷明沉思片刻:“这三件事都难如登天。不过...”他眼中闪过锐光,“某平生最恨权贵欺压良善。赵校尉之仇,某必报之。这事某接下了!”
就这样,一场隐藏在长安繁华表象下的暗战悄然展开。墨夷明利用他在市井中的关系网开始调查,而张瑄则在禁足中通过隐秘渠道与他保持联系。
十天过去,墨夷明带来了第一个重要消息:那两个被流放的贼人并未到达岭南,而是在途中“病故”了。但他从一个押解差役口中得知,那二人在途中曾透露,他们是为“大人物”取回一份“要命的文书”。
与此同时,张瑄通过自己在朝中的关系,暗中查证了安禄山近年来的动向。发现这位胡将不仅与李林甫有过秘密书信往来,还在长安设有私邸,常有朝中官员秘密拜访。
禁足第二十日,墨夷明冒险夜探相府,虽未能进入核心区域,却从相府侍女口中得知一个重要情报:窃案发生后,李林甫曾命心腹将一批文书紧急转移至平康坊某处私宅。
“那私宅登记在一个名叫香兰的歌妓名下,但实际控制者似是李相的心腹家奴。”墨夷明汇报时说。
张瑄敏锐地感觉到,这可能是突破口。他让墨夷明紧盯那处私宅,观察往来人员。
又过了五日,墨夷明带来惊人消息:他在那私宅附近蹲守时,竟见到安禄山的亲信严庄秘密出入!
事情越发扑朔迷离。安禄山的心腹为何会与李林甫的秘密文书有关联?
就当张瑄试图理清这些线索时,一场更大的风波席卷而来。
那日清晨,数百名太学生突然聚集在皇城前请愿,要求严惩勾结边将、陷害忠良的奸臣。他们虽未直指其名,但字字句句都指向李林甫。
更令人意外的是,请愿人群中有人散发揭帖,详细叙述了金匮窃案的真相和赵谦之死的疑点,直指宰相府陷害左相、灭口证人的行径。
长安城顿时哗然!
张瑄在府中得知这一消息,震惊不已。这绝非他安排的行动,太学生请愿和散发揭帖者背后定有他人指挥。
果不其然,当天下午,一队禁军直接闯入张府,吉温手持圣旨:
“御史中丞张瑄勾结太学生,诽谤朝政,图谋不轨,即刻押入大理寺狱候审!”
张瑄心知这是栽赃陷害,却无力反抗。被押出府门时,他看见远处街角墨夷明的身影一闪而过,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大理寺狱中,阴冷潮湿。张瑄被单独关押,狱卒态度恶劣,显然是得了特殊吩咐。
夜深人静时,张瑄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思考着眼前的局势。他明白自己已陷入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对方的目的是彻底铲除他这个威胁。
但令他困惑的是:太学生请愿和散发揭帖者究竟是谁安排的?是真心想要揭露真相,还是故意设局陷害他?
就在张瑄苦思冥想之际,牢门铁锁突然轻声响动。一个蒙面人影闪入牢房,迅速捂住正要出声的张瑄的嘴,低声道:
“中丞莫惊,某是来救你的。”
张瑄定睛一看,来人竟是墨夷明!
“壮士如何进来的?这大理寺狱戒备森严...”
墨夷明一边敏捷地打开张瑄的镣铐,一边低语:“某自有门路。中丞,情况危急,吉温已买通狱卒,明日就要在狱中让你‘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