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站起身,朝着老小区的方向走去。

王伯的修车铺还开着,昏黄的灯泡下,王伯正蹲在地上修一辆旧自行车。看到陈砚,王伯愣了一下,连忙站起身:“小砚?你怎么回来了?脸色这么差,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陈砚再也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他把所有的事,一股脑地告诉了王伯。

王伯听完,气得直拍大腿:“这群混蛋!哪有这么当父母的!小砚,你别难过,以后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你!”

他拉着陈砚的手,走进修车铺后面的小房间。“这里虽然小,但能住人。你先在这凑活几天,有什么事,咱们慢慢想办法。”

小房间里只有一张小床,一个旧衣柜,却让陈砚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他点点头,声音哽咽:“谢谢王伯。”

“谢什么!” 王伯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以前帮我那么多,现在该我帮你了。对了,你不是会修家电吗?咱们不如就开个维修铺,凭你的手艺,肯定能活下去!”

陈砚眼前一亮。

他从小就喜欢修东西,小时候攒钱买旧万用表,把家里的旧收音机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后来,邻居家的家电坏了,都找他修,他从来没收过钱。

“可是…… 我没有钱。” 陈砚说。

王伯笑了:“钱的事你别担心,我这还有点积蓄,够咱们租个小门面了。”

第二天,王伯就带着陈砚在小区附近找门面。最后,他们在菜市场旁边租了一个十平米的小铺子,月租一千块。王伯拿出自己的积蓄,买了工具和零件,陈砚则动手把铺子收拾干净,在门口挂了一个牌子:“砚心维修铺”。

“砚心,就是用心做事。” 陈砚摸着牌子,眼里有了光。

维修铺开张的那天,没有鞭炮,没有花篮,只有王伯和几个邻居来捧场。张婶送了一笼包子,说 “小砚,以后婶家的家电坏了,就找你了”;收废品的李叔送了一个旧电风扇,说 “这风扇还能用,你修修看,以后铺子用得上”。

陈砚的第一个客户,是住在隔壁小区的刘奶奶。刘奶奶的电视机坏了,儿女不在身边,她找了好几个维修师傅,都说是零件坏了,要收几百块。陈砚去看了看,只是线路松了,他几分钟就修好了。

刘奶奶要给钱,陈砚不肯收:“奶奶,这点小事,不用给钱。”

刘奶奶没办法,第二天送来了一篮子鸡蛋:“小砚,你要是不收,奶奶以后就不找你修东西了。”

陈砚只好收下。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 “砚心维修铺”。陈砚手艺好,收费低,对人又热情,不管多小的活,他都认真做。有时候,邻居家的水龙头坏了,他随叫随到;有时候,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他耐心教。

维修铺的生意越来越好,陈砚也慢慢找回了生活的希望。他不再想那些伤心的事,只想好好做事,好好活着。

3 维修铺风波

这天,维修铺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陈明朗穿着一身名牌,戴着墨镜,身后跟着两个助理,走进了铺子里。他打量着狭小的铺子,皱了皱眉,仿佛这里的空气都玷污了他。

“堂弟,没想到你现在过得这么‘接地气’。” 陈明朗摘下墨镜,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修家电?一个月能赚多少钱?不如跟我回陈氏科技,我给你安排个保安的活,总比在这里捡破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