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天深夜,杨兰接到哥哥的紧急电话:“晓梅破水了,我们要去医院!你能过来帮忙吗?”

杨兰立刻起床穿衣:“妈呢?”

“妈已经跟我们一起了,但现在需要人手。我在医院陪晓梅,妈需要回家拿东西,你能来接她一下吗?”

杨兰赶到医院时,看到妈妈独自坐在走廊长椅上,神情焦虑。

“妈,我来了。”杨兰快步走过去。

妈妈抬头,眼中有着罕见的脆弱:“兰兰,你来了就好。晓梅进去好久了,还没生。”

杨兰握住妈妈的手:“别担心,嫂子会平安的。”

这一刻,她忽然想起了爸爸去世时的情景。那时妈妈也是这样脆弱,依赖着子女的支持。但一旦危机过去,她又回到了重男轻女的模式。

陪妈妈回家取东西的路上,妈妈一直念叨着:“希望你嫂子生个男孩,你哥是独子,杨家需要延续香火。”

杨兰没接话。将妈妈送回医院后,她主动提出去买些必需品和食物。

凌晨的超市里,杨兰仔细挑选着产妇可能需要的物品和一些容易吃的食物。她想起周明曾经说过的话:“你总是在付出,但很少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但这次不一样,她想。这不是为了讨好妈妈或哥哥,而是为了那个即将到来的新生命,以及处于脆弱中的嫂子。

天亮时分,好消息传来:林晓梅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孩。

妈妈喜极而泣,哥哥在家庭群里发了一张婴儿的小脚印照片。杨兰看着照片,心中涌起一种奇妙的感动。这个新生命与她血脉相连,却可能在一个重男轻女的环境中成长。

几天后,嫂子出院回家。杨兰请了一天假去帮忙。妈妈已经完全沉浸在抱孙子的喜悦中,对杨兰的态度也好了许多。

“兰兰,来看看你侄子,多像你哥小时候啊。”妈妈难得热情地招呼她。

婴儿房里,林晓梅正在喂奶,看起来疲惫但幸福。杨兰轻声问:“嫂子,需要我做什么吗?”

“能帮我准备点吃的吗?有点饿了。”林晓梅微笑说。

杨兰在厨房准备食物时,妈妈走进来,语气难得地柔和:“兰兰,这次多亏你帮忙了。”

“应该的。”杨兰简短回答。

妈妈犹豫了一下,继续说:“以前妈可能有些地方做得不对,但你也要理解,老一辈的思想改不过来。”

这是妈妈第一次近乎道歉的话,杨兰感到意外但并未完全相信。多年的经验告诉她,妈妈的态度转变往往是暂时的。

果然,随着孙子满月,妈妈的重心完全转向了婴儿和哥嫂一家。杨兰再次被边缘化,只有在需要她帮忙时才会被想起。

满月酒筹备阶段,妈妈打电话来:“兰兰,酒店订好了,但菜单需要再看看,你比较细心,去帮我把把关吧。”

“妈,我这周真的很忙,让哥去吧。”杨兰尝试拒绝。

“你哥工作忙,哪有时间?你就抽个中午时间去一下嘛。”妈妈语气中又带着那种理所当然的命令。

杨兰深吸一口气:“妈,我可以去,但这不是我的责任。哥是孩子的父亲,这些事应该他来负责。”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妈妈似乎没想到会被拒绝:“你怎么这么说话?家里有事,大家不应该一起帮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