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叫林默,十七岁,是市一中出了名的“高中生侦探”——倒不是我多厉害,只是从小跟着做刑警的舅舅耳濡目染,比旁人更会留意些细碎的线索。这次跟着文学社去青川镇的“镜月古宅”采风,本以为是趟轻松的周末之旅,却没料到,一场裹着灵异迷雾的连环凶案,正等着我们揭开面纱。

第一章 古宅传说与不速之客

青川镇在市郊五十公里外,三面环山,镜月古宅就坐落在镇西的半山腰。车子驶进蜿蜒的山路时,同社团的苏晓就抱着一本泛黄的《青川镇志》念个不停:“你们听啊,这古宅是民国时期一个姓顾的商人建的,最邪门的是西翼的‘镜厅’——据说顾老板的三姨太当年在镜厅里上吊了,死后魂魄附在镜子上,只要午夜有人靠近,就会看到镜里有个穿旗袍的女人,接着就会……”

“别吓人行吗?”坐在前排的男生赵磊打断她,却悄悄把车窗摇上了半寸。我没说话,只是盯着窗外越来越浓的雾气——十月的天,山里不该这么冷,风裹着树叶的沙沙声,竟像有人在耳边低语。

古宅的大门是两扇雕花铁门,锈迹斑斑,推开时发出“吱呀”的巨响,像老骨头断裂的声音。迎接我们的是古宅的管理员老周,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脸上的皱纹比门上的雕花还深,手里总攥着个铜烟袋锅,说话时烟袋杆直抖:“天黑前千万别去西翼,尤其是镜厅,去年有个探险的大学生,在里头待了一晚,第二天就疯了,嘴里只喊‘镜子里有人’……”

文学社一共六个人:社长李薇,性格干练,这次采风是她组织的;苏晓,就是刚才念镇志的,痴迷灵异故事;赵磊,爱耍小聪明,总想着找古宅的“宝藏”;还有两个女生,文静的陈雪和爱拍照的孟瑶;加上我。老周把我们领到东翼的客房,交代完“入夜后锁好门”,就揣着烟袋锅走了,背影很快消失在走廊的阴影里。

我放行李时,无意间瞥见窗外的西翼——那是一栋比东翼矮半截的建筑,窗户都糊着黑纸,只有顶层的镜厅亮着一盏昏黄的灯,像只盯着人的眼睛。苏晓凑过来,压低声音:“林默,你说那传说真的假的?我刚才看老周的表情,不像是编的。”

“先看看再说。”我摸出口袋里的放大镜——这是舅舅送我的十八岁礼物,还没正式用过。刚想再说点什么,楼下突然传来孟瑶的尖叫,我们跑下去时,只见孟瑶举着相机,脸色惨白地指着院子里的老槐树:“树、树上有东西!”

槐树上挂着一件深蓝色的旗袍,风一吹,下摆飘起来,像有人吊在上面。老周匆匆赶来,把旗袍摘下来,塞进怀里,嘴里嘟囔着:“肯定是哪个游客落下的,别大惊小怪。”可我注意到,旗袍的领口处有一块暗红色的痕迹,像干涸的血,而且布料的磨损程度,绝不是“游客落下的”那么简单。

晚饭时,古宅里突然断了电,蜡烛的光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陈雪手忙脚乱地碰倒了茶杯,水洒在桌布上,晕开一片深色。“我去厨房拿纸巾。”她说着站起来,脚步有些不稳。赵磊想跟过去,却被李薇拦住:“别添乱,让她自己去。”

就在陈雪走进走廊拐角时,西翼方向突然传来“哗啦”一声——是镜子碎裂的声音。苏晓吓得抱住胳膊:“是镜厅!肯定是三姨太的鬼魂出来了!”老周猛地站起来,烟袋锅掉在地上:“坏了,我下午忘锁镜厅的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