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拆到内层时,王师傅突然“咦”了一声,手里的镊子停在了半空中。“怎么了?”张教授连忙走过去,顺着王师傅的目光看去——钟的内层壁上,竟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是用朱砂混着某种暗红色液体写的,字迹有些模糊,但能看清开头的几个字:“洗冤集录·尸蜡篇”。

“是《洗冤集录》的残章!”张教授的声音有些激动,他从事文物研究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在自鸣钟里见到《洗冤集录》的刻字,“《洗冤集录》是南宋宋慈写的法医著作,里面记录的都是验尸和断案的方法,怎么会刻在钟里?”

王师傅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刻字,又用棉签蘸了点清水,轻轻擦了擦字迹:“张教授,您看这朱砂里的暗红色液体,像是血。”

张教授凑近看了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下意识念出残章上的句子:“尸蜡呈朱,血月引魂,钟鸣子时,冤魂归位……”

话音刚落,整座宅院突然陷入黑暗,台灯、手电筒的光同时熄灭,只有刘嬷嬷手里的香炉,还泛着微弱的红光。苏眠的手在慌乱中碰到了自鸣钟的钟身,冰冷的金属触感让她打了个寒颤。她刚想开口喊张教授,就听见“咔嗒”一声,自鸣钟的形状开始慢慢变化——钟身逐渐拉长,钟顶向上凸起,最后竟变成了一口青铜棺材!

“这、这是怎么回事?”李然的声音带着恐惧,紧紧抓着张教授的胳膊。

青铜棺材的棺盖“吱呀”一声,缓缓开启,里面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蜷缩着一具小小的尸骨。尸骨的大小看起来只有几个月大,应该是个婴儿,左手还紧紧攥着半块玉佩——玉佩是白玉做的,上面刻着一朵莲花,和苏眠颈间戴的那半块玉佩,形状完全吻合。

苏眠下意识摸向自己的颈间,那半块玉佩是她从小戴到大的,孤儿院的院长说,这是她被送来时唯一的物品。她慢慢走上前,从尸骨的左手里取出那半块玉佩,将两块玉佩拼在一起——严丝合缝,正好是一朵完整的莲花。

“百年了,终于等到血脉至亲。”

刘嬷嬷的声音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苏眠猛地抬头,看见刘嬷嬷的身影在香炉的红光里渐渐透明,左眼的胎记变成了一团火焰。“苏小姐,你知道为什么你会做那个梦吗?”刘嬷嬷的声音带着一丝悲伤,“因为那口井里,埋着三百个婴儿的冤魂,包括我的孩子。”

第五章·婴灵夜哭

从那天起,苏眠每晚都会在古井旁遇见一个穿红衣的小女孩。

小女孩看起来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穿着一身红色的绸缎裙子,裙子上绣着白色的莲花,头发梳成两个小辫子,用红色的头绳扎着。她的左眼下方有块红色的胎记,和刘嬷嬷、照片里的妇人一模一样,只是颜色更浅一些,像朵小小的红梅。

“姐姐,你见过我妈妈吗?”小女孩每次见到苏眠,都会这样问,声音软软的,带着天真的语气。她会拉着苏眠的手,往古井的方向走,井水还是黑得像墨,却不再泛着寒意,反而带着一丝温暖。

苏眠每次都会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头,问她妈妈的样子。小女孩总是摇摇头,说她不记得了,只记得妈妈左眼上有块胎记,还会给她唱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