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石英振子的均匀脉冲将秒针一点点推过 12。冷气从站台格栅缓缓吐出,陈霍恩抱紧双臂,那一声细微的「嗒」在静里被放大。她半侧身蜷在长椅上——距离上一次来这座地铁站,已过了四天。想到这里,她轻轻冷笑了一下,宽大的西装外套裹着她略显瘦削的身形,随之微微一颤。

「您好,请问您是否需要帮助?」

温和的男声打破寂静。她抬眼,见长椅旁站着这座车站的「红人」——

「C-010」。

上岗第二年,褐色短发,邻家般清秀的面容,身高一米八三,薄肌把红色乘务制服撑得恰到好处。两年来他兢兢业业、乐于助人——据地铁服务系统统计,至今工作失误率仅有 0.01%,收获好评 461 条。这样一位英俊而敬业的乘务员,很难不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甚至有年轻游客专程为他而来。

陈霍恩却无暇欣赏,只淡淡瞥了眼他胸前的金属工牌——

「C-010」。

「谢谢你,我不需要帮助。」

C-010 显然见惯了类似场面,语气依旧礼貌而稳妥:「好的,车站晚上凉。我这边带来了一条毛毯,方便的话请用。」

她接过毛毯,几乎未与他对视,把上半身严严实实裹了起来。温度一点点渗进来,她的思绪也在这股暖意里松开了——又回到这段时间的工作。

为明天那场采访,《科学报》已让整个部门连续加班半个月。她所在的小组运气极好,拿到了负责一线采访的机会;而她,更是万里挑一——被点名担纲主采访。入职五年,她从未靠近过如此关键的位置。她在报社里向来是人尽皆知的「努力派」,任务接一件成一件、加班榜常年居前,可回报却总是迟到:不是项目半途夭折,就是功劳被同组的「嫡系」截胡。这次,她终于被推到台前——却也清楚,这一步走得并不轻松。

陈霍恩自小在公立学校里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懂事、成绩稳当。家境谈不上富裕,父母却总想让她多见世面。她至今还记得十二岁那年,在分流前的那个假期,家人带她去看一场举世瞩目的公开展示。那是北国每年一度的科技展。新世界秩序重建后,北国凭借强势的科研底盘热衷以展会示人,各国竞相仿效,久而久之,科技展几乎成了「国力陈列柜」。北国自信到常年面向媒体全面开放,甚至公开摇号,让本国公民购票入场。但她本人在场的记忆里:进场口临时换了通道,保安耳麦里忽然改口令,两次复述后才统一。那一年国内两派龃龉不止、丑闻频仍,外界都等着看这位当代超级强国如何「出丑」。谁料压轴一出,叫看戏的人背后冷汗直冒。

展厅的正中,只陈列了一只小白鼠。内层是一口硕大的玻璃缸,小白鼠的一举一动纤毫毕现;外层再套一圈全息幕墙,既作防护,也投射介绍信息。

它叫「伊卡洛斯」。

幕墙上只亮着这个名字。前三排早被国内外记者坐满,谁也看不懂这份自信从何而来——一只小白鼠,能代表北国什么水平?

开展前,没人知道还有这件「压箱底」的展品。陈霍恩一家格外走运,不仅中签购票,还抢到三楼的包厢位——像老式戏院沿中庭分布的半开放包厢,视野极好,稍一探身便能俯瞰全场。她尚未踏入社会,对金钱概念也不算敏感,可一圈望去,邻座包厢里宾客衣着华贵,来回服务的 W-006 服务机穿着裁剪讲究的西装,无不在提醒她:这一回,真是下了血本。她把身子更贴近栏杆,暗暗记下每一处灯光、每一声呼吸,生怕漏掉这场展会的任何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