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渐渐地,我发现他为我做的,远不止于朝堂。
我因常年束胸,偶有气血不畅之症,一到阴雨天便会胸口发闷。此事除了母后与贴身宫女,无人知晓。
有一日,天色阴沉,我正在书房批阅奏折,只觉得一阵气闷。恰在此时,内侍通报,说顾言之求见。
我强打精神让他进来。他呈上一份关于边防的奏疏,与我讨论。说着说着,我胸口越来越闷,忍不住轻咳了两声。
顾言之立刻停住了话头,关切地看着我:“殿下脸色似乎不太好,可是身体不适?”
“无妨,老毛病了。”我摆了摆手。
他沉吟片刻,状似无意地说道:“近来天气湿冷,臣偶得一方子,用当归、川芎、白芍等几味药材熬制成汤,有活血行气之效。殿下若不嫌弃,可让太医院试试。”
我心中一惊。他说的这几味药,正是太医为我调理身体所用的主药。这方子,分明是为女子调经活血所用!
他怎么会知道?
我抬头看他,他的眼神坦然,仿佛真的只是随口一提。
“多谢顾大人关心了,孤会留意的。”我含糊地应道。
他走后,我立刻让心腹去查。这才得知,顾言之的母亲,当朝的丞相夫人,年轻时也曾有过类似的气血之症。
他是真的在关心我?用这种隐晦的方式,提醒我注意身体?
我的心,彻底乱了。
如果说朝堂上的支持,还可以用“为国为民”来解释,那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又算什么?
我开始控制不住地去观察他,留意他的一举一动。我发现,他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恰如其分地出现。
我夜读晚了,他会借口送奏折,让手下的小吏提着一盏据说“光线柔和不伤眼”的琉璃灯;宫宴上,有人想灌我酒,他会不动声色地站出来,以“殿下体恤臣等,当以国事为重,不宜贪杯”为由,替我挡下。
他为我做的一切,都那么的妥帖,那么的自然,从不邀功,也从不提及。仿佛只是在做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百官们都惊掉了下巴。曾经那个处处与太子作对的顾御史,如今竟成了太子最忠实的“拥趸”。朝中的风向,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见丞相之子都旗帜鲜明地支持我,也纷纷开始向东宫靠拢。我的太子之位,前所未有的稳固。
我对他,也从最初的警惕、怀疑,慢慢地变成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赖。我习惯了回头就能看到他在不远处的身影,习惯了遇到难题时他总能给出最中肯的建议。
我甚至开始……有些期待见到他。期待看到他因为我一句无心的夸奖而亮起的眼眸,期待他与我讨论政事时,那副专注而迷人的神情。
我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楚云汐,你疯了!他是顾言之,是你最大的敌人!他知道了你的秘密,他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