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从一开始的恐惧、排斥,到逐渐麻木,甚至开始偷偷用手机记录(他发现手机在这里信号全无,但基本记录功能还能用)。他发现自己脑中的“打工系统”界面越来越清晰:
【临时工:陈默】
【已处理情绪残渣:贪嗔(17%),痴怨(23%),妄念(11%),空虚(9%)…】
【累计奖励:心安(微弱),无梦(3次),专注(短暂),洞察(初级)…】
【警告:长期接触高浓度情绪残渣,需定期净化自身意识,否则有同化风险。】
他发现老板并非无所不能,他更像一个顶级的“情绪厨师”,利用客人自身提供的“情绪食材”和支付的“代价”进行烹饪。后厨那幽蓝的灶火,似乎能直接处理这些非物质的東西。老板的工作,是引导、转化和平衡。
他也发现了老板的一些秘密:老板会在无人时,对着角落一张空位摆放一碗清水和一双筷子;他擦拭一个旧相框时,眼神会流露出罕见的悲伤,那相框里是一片模糊的空白;他的左手手腕上,有一道仿佛被什么猛兽利齿咬过的陈旧伤疤,疤痕周围的皮肤呈现出不自然的琉璃质感。
一天晚上,追杀陈默的人——很可能是张启明的对头或与他失踪有关的人——终于循着线索找到了巷子口。激烈的砸门声和叫骂声传来。
“里面的人滚出来!我们知道那记者在里面!”
陈默脸色惨白,看向老板。老板却只是皱了皱眉,似乎嫌吵。
【临时任务:处理门外噪音。可用食材:『客人的恐惧』(残留于恐惧之碗),『街头混混的狂妄』(残留于狂妄之杯)。烹饪建议:混合,猛火快炒,成品具象化后抛出。】
脑中的“系统”再次提示。
陈默鬼使神差地照做了。他学着老板的样子,将洗碗时感受到的两种极端情绪残留物,依言投入那幽蓝的灶火上的一个空锅。没有实物,但那锅里却瞬间爆发出无声的能量波动,迅速凝聚成一颗黑红交杂、不断扭曲咆哮的能量球。
陈默下意识地将这东西朝门外扔去。
霎时间,门外的叫骂声变成了极度惊恐的惨叫和混乱的奔跑声,很快便彻底消失,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门外残留的情绪波动充满了恐惧和崩溃的意味。
老板略带诧异地看了陈默一眼:“你比我想象的有天赋。看来你‘饿’的程度,比你自己想的要深。”
那一刻,陈默的世界观彻底崩塌又重组。他意识到,这家店,这个老板,以及自己脑中的“打工系统”,涉及的是远超他理解的、关乎人类情感与欲望的深层规则。他调查的失踪案,或许并非简单的谋杀,而是某种“代价”的极端体现?
他不再只想逃跑,而是想真正弄清楚这里的秘密。他开始更仔细地观察老板,留意每一个客人,分析脑中的“任务”和“奖励”。他发现,“奖励”往往是客人付出的“代价”的某种反面或稀释物,比如客人付出“勇气”,奖励可能是“谨慎”;付出“爱情”,奖励可能是“理智”。而这些东西,会悄然融入洗碗工陈默的身体,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
他变得比以前更敏锐,更能洞察人心,但也更冷静,甚至有些淡漠。他开始理解老板那古井无波的眼神背后,是看透了太多人性极致的欲望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