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一个字,却让我感到一阵冰冷的绝望。在她被禁锢的认知里,那个囚笼,就是她的整个世界。
我必须把她唤醒。我必须让她知道真相。
“不,”我用尽全身力气,打出了一行字。
“这-是-牢-房。”
信号发出后,对面的“回音”久久没有回应。我看到她缓缓地放下了手,然后,用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充满了悲伤与迷茫的神情,环顾着她那个与我一模一样的“家”。
她那麻木的世界观,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我知道,唤醒她的第一步,成功了。
7. 这不是闹鬼,是求救
我们的秘密交流,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成了我生活的全部。
我了解到,“回音”的世界,是一个绝对孤寂的世界。她没有记忆,没有思想,只有日复一日的、永无止境的模仿。我的存在,是她黑白世界里,投下的第一缕光。
而我也逐渐意识到一个更可怕的事实:她模仿的延迟,正在缩短。
最开始,她会比我晚几十秒做出同样的动作。而现在,这个延迟,已经缩短到了十秒以内。
这意味着什么?
我不敢深想。是我们的交流,加速了这个过程?还是说,这个“同步”机制,本身就在不断地“优化”?如果延迟缩短到零,会发生什么?我们会融合成一个人吗?还是会……有一个“我”,被另一个“我”彻底覆盖、抹除?
恐惧像藤蔓一样,再次缠住了我的心脏。我不能再坐以待毙,我必须搞清楚,这栋楼,这个房间,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我的身份,城市规划设计师,在这一刻发挥了作用。我调出了“滨江壹号”所有的建筑图纸和规划文件。
从图纸上看,701和702之间,确实是一面厚达3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承重墙,里面除了钢筋和混凝土,没有任何异常。
但我敏锐地发现了一个细节。
在最初的规划蓝图上,整栋大楼的电力供应系统,是常规的星形布局。但在最终的施工图上,所有尾号为“1”和“2”的房间(比如701和702, 801和802),它们的电力线路,都被单独分离了出来,接入了一个位于地下三层的、未标注用途的神秘设备间。
而那个设备间,在对外宣传和物业手册上,根本不存在。
这个发现,让我瞬间清醒。
这不是闹鬼,也不是什么超自然现象。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由人为操控的“场域”。
我的家,是一个实验室。而我和“回音”,就是被关在实验室里,隔着一层玻璃观察的小白鼠!
一股被欺骗、被玩弄的愤怒,压倒了恐惧。
我决定去地下三层,去那个“不存在”的设备间看一看。
我没有声张,而是选择在凌晨三点,物业安保最松懈的时候行动。我换上一身黑色的运动服,带上了一些简单的工具,像一个间谍一样,潜入了消防通道。
地下车库的负三层,阴冷潮湿,灯光昏暗。我根据图纸的记忆,找到了那个位于角落的、没有任何标识的金属门。
门上,是最新型号的电子密码锁。
我当然不知道密码。但我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