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画一个流程图。”林瑶指着文档,“从‘获取目标’到‘复制门禁’到‘刷脸解锁’,再到‘出入场景拍照’,最后‘发布动态’。这不是一时起意,是有人在用她生活的壳做一场戏。” “谁在导演?”周启南问。 “她最后写的那句话——请确认手机在谁手里。”林瑶的指尖发凉,“如果手机在林可手里,伪真相就成立了。” “但也可能在韩哲手里,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有时间、有动机。” “伪真相的意义不在‘谁’,在于它能遮住真正的‘谁’。”林瑶抬眼,“导演未必在镜头里。”
技术员忽然从电脑前抬起头:“这段门口监控有剪接痕迹。00:12:28—00:12:36之间的码率不连续,像被覆盖过。” “谁能覆盖物业的监控?”林瑶脱口而出。 “拥有云端权限或者现场管理端口的人。”技术员答,“或者——懂这一行的人。”
“衡律”的项目资料封面在桌面一个不起眼的文件夹里,文件的作者属性显示“Z.Y.”。林瑶盯住缩写,脑海里浮出一个名字——郑意,衡律风控的项目负责人,曾在媒体上高谈“数据合规”。 她给苏晴发过一次朋友圈点赞;她也给林瑶投过简历时的建议。 一个站在规则这边的人。
手机震动,陌生号码再次出现:
“你喜欢密室吗?今天下午就能看见。” 下方是一张图片:林瑶卧室的窗帘。 拍摄角度是室内。
林瑶全身冰凉。 “他进过你家。”周启南接过手机,沉声,“报了锁匠和物管,今晚有人陪同你回去检查。现在,换地方谈。”
他们转到物业的监控室。墙面上是分割成二十几块的屏。物业经理汗津津地握着一次性纸杯:“我们全限都走总部,昨晚确实没……没动过。” 技术员把一块移动硬盘插进主机,“昨夜00:10—00:20整段做个比对。”
进度条慢慢走完。 “确实有覆盖。”技术员说,“不是删除,是以同一时间码‘回灌’了另一段同场景画面。一般人做不了。” “谁能做?”林瑶问。 “卖这套系统的人,或者你们邀请的外包维护。”技术员看向物业经理,“你们去年底换过供应商?” 物业经理怔了怔:“是……是衡律推荐的镜像安防。”
“镜像。”这个词像钉子钉进林瑶脑海。 镜像安防。 镜像身份。 镜像人生。
她的手机弹出一条邮件提醒:收件箱躺了一封新的匿名邮件,主题行只有一个字:“价”。 正文是一张转账截图,20万,收款方:“L.K.”;付款方:“镜像数据服务”。 转账附言:“定金—外采项目,阶段一。” 下面附了一句:
“她不是唯一的替身,你也不是唯一的观众。”
林瑶看着“L.K.”三个字母,脑子轰地响了下。 林可。 她几乎能听见那阵叮当作响的门铃声在耳膜里回放:“别查了。” 可越是“别查”,越说明有人需要这条线断掉。
“周队,”林瑶清楚地一字一字开口,“我现在需要看林可昨夜的行程,她在公司所谓的监控,是否和这里一样可以被‘回灌’。” 周启南点头:“会调取。你先去趟你家。”
他们离开监控室时,天色又暗了一层。电梯里只有两个人的呼吸,轻得像纸。 林瑶忽然意识到一个寒意:她的生活也正在被‘镜像’。 她的卧室照片,她的时间,她的视线——都被某个看不见的手掌遮住、拨动,然后还给她一个“她以为是真的”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