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胡说八道!淘米水还能洗药材?闻所未闻!” 林文辉根本不信。

大伯林文博也将信将疑,但看着大笔损失,死马当活马医:“试试也无妨!快去弄淘米水来!”

很快,几大桶浓稠的淘米水被抬来,将部分发霉茯苓倒入浸泡。

所有人都在等着看笑话,除了林文渊,他紧紧盯着木桶。

两个时辰后,奇迹发生了!

仆役们捞起茯苓,用手轻轻搓洗,那些原本难以去除的霉斑,竟然真的大部分脱落浮起,水面上漂起一层污秽!洗净后的茯苓虽然品相略有下降,但确实大部分恢复了可用状态!

“这…这…” 林文博目瞪口呆。

林文辉一脸难以置信。

库房里的管事、仆役们都窃窃私语,看着林繁的眼神充满了惊奇。

“繁哥儿,你…” 林文渊激动地看着儿子,再次确认,儿子身上一定发生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变化!

林繁(林凡)却把头埋进母亲怀里,假装害羞害怕,嘟囔着:“老爷爷说的就是对嘛…”

赵氏紧紧抱着儿子,又是骄傲又是惶恐。

大伯林文博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这个侄儿,挥挥手让下人照此法处理霉茯苓,虽然没说什么,但脸上的怒气消散了不少,至少损失挽回了大半。

经此一事,林繁“梦遇神人,开窍聪慧”的名声悄悄在林家下人和部分族人中传开。三房在家族中的地位,似乎也微妙地提升了一点点。

但林繁(林凡)注意到,二伯林文辉看他的眼神,除了惊疑,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

风波暂平,但暗流更深了。

3 瘟病初现,童语惊堂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更大的风波席卷了青州城。

初夏时分,天气湿热,一种奇怪的时疫开始在城内流传。患者多发热、呕吐、腹泻,身体迅速虚弱,尤其是孩童和老人,病情凶险,死亡率不低。

城内人心惶惶。林家“济世堂”和赵家“回春堂”都挤满了求医的病患。

林家医馆内,大伯林文博坐镇,父亲林文渊和几位坐堂大夫忙得脚不沾地。常用的止泻、清热、解毒的方子(如葛根芩连汤、藿香正气散加减)效果却并不理想,病情反复甚至加重者不在少数。

“大哥,这样下去不行!” 林文渊焦虑地对林文博说,“药不对症!我看这病邪不同往常,湿毒热毒交织,耗气伤阴极快!”

林文博也焦头烂额:“古籍上应对时疫的方子也就这些,还能如何?难道我林家百年声誉真要毁于此役?” 他更担心的是,对门的回春堂似乎也束手无策,大家半斤八两,但若一直无法控制疫情,官府怪罪下来,谁都讨不了好。

这日,林文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小院,与赵氏谈论起疫情,愁容满面,唉声叹气。

“…又死了三个孩子…张屠夫家的小子,昨天还活蹦乱跳的…” 林文渊的声音充满了无力感。

正在一旁假装玩积木(几块磨光滑的小木块)的林繁(林凡)竖起了耳朵。根据父亲的描述——急性肠胃炎症状、高传染性、快速脱水导致衰竭——这极像是现代常见的细菌性痢疾或者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在古代,卫生条件差,水源食物极易被污染,一旦爆发,死亡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