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第一章:代码牢笼与无声的反抗

星辉科技大厦二十一层的灯光在凌晨时分依然明亮如昼,巨大的玻璃幕墙外是沉睡的城市,而幕墙内则是永不停歇的数字世界。林薇揉了揉酸胀的双眼,视线在代码行间游移,那些密密麻麻的字符像是无尽迷宫中的路径,引领着她深入技术的核心,却也困住了她的青春与梦想。

空调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与服务器机房里散热风扇的呼啸声交织,构成科技公司永恒的夜曲。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疲惫的气息,这是互联网公司的标准味道,也是无数年轻工程师燃烧生命的证明。

显示器右下角的时间显示:00:23。这是她连续加班的第十七天。

"模型训练进度 78%",屏幕上冰冷的数字提醒着她,距离完成李锐要求的"不可能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推荐算法优化项目本该由整个团队协作完成,却因为李锐的管理不当和资源调配失误,最终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

"林薇!A/B 测试的结果还没出来?市场部已经催了五次了!"项目经理李锐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软件传来,尖锐而不耐烦。背景音里隐约传来游戏特效声——他显然又在办公室里玩手游打发时间。

林薇的手指在机械键盘上飞快跳动,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敲击声。"已发送至您的邮箱,李经理。新模型训练进度 78%,预计明早 7 点完成。"她的回复简洁专业,不带任何情绪色彩,这是她在无数次类似情境中学会的自我保护。

保存,发送,继续下一个任务。这是她在星辉科技一年零三个月以来的日常。作为一名 985 高校计算机系的优秀毕业生,她原本期待能够参与核心算法研发,现实却将她困在数据清洗和模型测试的琐碎工作中。她的同学们有的已经在知名实验室发表论文,有的创业公司估值过亿,而她却在日复一日地处理着枯燥的数据和应付无理的项目需求。

她的工位被安排在技术部最偏僻的角落,紧挨着噪音不断的服务器机房。这个位置夏天过热,冬天过冷,却是她的小小避风港——至少在这里,她可以相对不受打扰地工作。桌上除了一台公司配发的笔记本电脑,还有她自己的旧电脑——外壳已经磨损,键盘上的字母模糊不清。在这台旧电脑里,藏着她不为人知的秘密,那是她精神的出口和心灵的避难所。

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是母亲发来的微信:"薇薇,妈这个月的药......"后面没有具体内容,但那省略号里的重量,林薇再明白不过。这是她们之间默契的暗号,意味着母亲的医药费又不够了,需要她再汇一些钱回去。

父亲的早逝、母亲的慢性病、正在上大学的弟弟,像三座大山压在她单薄的肩膀上。她快速回复:"钱已转,您注意身体。"然后看着银行 APP 里仅剩的三位数余额,轻轻叹了口气。这个月的绩效又被李锐以"团队贡献不足"为由扣掉了 20%,理由是她"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实际上只是因为她在上周的部门会议上,客观地指出了李锐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基础性错误。

凌晨一点,她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办公区只剩下她一个人,蓝色的节能灯在她头顶投下清冷的光晕。关掉电脑前,她下意识地点开了一个藏在层层文件夹后的网站——"深度思维",一个专注于科技与商业深度分析的平台。这是她每天唯一的精神慰藉,是她与外部世界保持连接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