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说,这孙玉梅还真是敏锐,尤其是在这银钱方面。
不过姜穗知道,她那是早些年穷怕了,孙玉梅嫁到周家的时候正值久逢大旱,整个青州都闹饥荒,卖儿鬻女比比皆是。
孙家当时已经没了粮食,为了养活家里小孙子,孙母寻了个人牙子,想把高价孙玉梅卖了。
可孙家的粮食都是紧着男丁吃的,她那闺女饿的面黄肌瘦,拉给人牙子看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了,看着像是熬不过去了,人家只愿意出价八百文。
当时的粮食都涨到五十文一斤了,孙家本是不愿的,还想和人家抬抬价,结果那人牙子扭头就走,他们也没法,家里的小孙子还等着这笔钱救命呢。
那时老太太带着周文福路过瞧见了,周家有四个儿子,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那些年整日在地里忙活,也攒下来些存粮,养活一家人熬过饥荒也是没问题的。
姜穗瞧着孙玉梅可怜,又想着自家老大已经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便开口问道:“大娘,我用二十斤大米换这姑娘,您看行不?”
不是她抠门,那二十斤大米可是全家舍不得吃的细粮,一斤能换五斤乌麦面呢。
老太太原留着是想用来以防万一的,这会儿想把那姑娘买下来,可手里也没银钱,就想用这大米换。
孙母一听,二十斤大米,算了一下这价给的比人牙子多,足够家里撑一阵子了,当下就点头同意了。
那人牙子也没出口阻拦,如今这世道人命不值钱,瞧着她已经饿到两眼发昏,看着就不是个长命的,还省了这个累赘。
就这样,孙玉梅被孙家人用二十斤米卖给了周家。
整个交易过程她都是清醒的,她知道她的亲人把她当做货物卖了,也知道自己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
孙玉梅在周家的日子可比在娘家过得舒服多了,能吃个半饱,不用被打骂,周文福对她也算不错,她很珍惜这样的日子。
后来灾荒过了,但那种快要饿到窒息的绝望感像是深深地刻在骨子里了,她开始害怕没有吃的,也害怕没有银钱。
于是,她变成了一个贪财又爱占便宜的人,自家男人挣的银钱会偷偷留下几文,家里母鸡每天下的蛋她也会偷偷昧下一个,不过后面被婆婆发现臭骂了一顿才不敢偷拿了。
等几个弟妹陆续进门了,她生怕婆婆偏心其他几房,每天就琢磨着自家有没有吃亏。
她生了三个儿子,大宝更是长子长孙,靠着这三个孩子她腰板也硬起来了,成日借着给三个孩子补身子向婆婆讨要好处,除了给孩子吃自己也能混上一口。
日子就这样算计来算计去,婆婆手里的银子本来靠着每年上交的那点她也能估摸出来,可没成想姜穗手里有个金镯子。
那是连闹饥荒那年都没舍得拿出来的,她婆婆说只当了十二两,可没人瞧见,谁知道是真是假。
再加上这段时间吃的全是白面精米,顿顿开销看得她瞠目结舌,指不定婆婆手里还捏着别的银子呢,她可得仔细盯着,不能让婆婆偏心其他人。
姜穗也没管她那点花花肠子,反正就算发现了也不敢闹,但是她那性子,当真是让她头疼。
两人各怀心思到了县城,这会带了个扫描仪,买东西付钱的动作那是让孙玉梅盯个正着,姜穗也不敢从空间里拿东西,全都是真金白银买的,一大笔钱花出去看得她肉疼,真是后悔带她出门了。
李彩云的肚子估摸就这几天发动了,姜穗买了五只活鸡让两人提着,这是给老三媳妇月子准备的,还得去买点鸡蛋。
孙玉梅提着鸡跟在婆婆后面,那是一步都不愿意离开,跟着她一起蹲在了一个卖鸡蛋的老婆婆的篮子前。
“妹子瞧瞧,我这儿蛋可是家里攒了小个月的,没有坏的,我都看过了,还新鲜着呢。”
老婆婆热情地推销着自家的鸡蛋,姜穗伸手查看了几个,的确都是农家土鸡蛋,上边都还粘着鸡的粪便和羽毛,看着的确挺新鲜的。
倒是一旁的孙玉梅没瞧上,凑过来压低声音:
“娘咋不去前几回那买,我瞧娘之前买回来的鸡蛋个头都老大一个,看着就不错,这蛋小小一个,感觉有些不知道。”
这话让姜穗一噎,无语地盯着她,为什么不买那个头大的鸡蛋不就是因为你在这吗,她哪敢从空间里变出来啊,明明多的是,现在还得花银子买,真是遭了罪了。
“那家人去投奔亲戚了,不知道啥时候回来,老三媳妇紧着要呢,先买了再说。”
孙玉梅听了倒是觉得可惜,也就没说话了,姜穗瞧着这蛋品质不错,数量也不是很多,就想把它包圆了。
“嫂子这蛋有多少个,我全要了能便宜点不?”
那老婆婆一听来了个大主顾,脸上的笑也更真切了,殷勤道:
“妹子要是全拿了,我这一筐五十八个,两文一个,你给一百一十文就可以了,这筐子你们也提走,不收钱。”
价格也还能接受,姜穗付了铜钱,让周文康提着筐子跟在后头。
其他零零碎碎买了些东西,姜穗也舍不得花出去的大把大把银钱,提着一大堆东西不肯再逛,扯着两人寻了个同村的一道回去了。
那几只鸡是活的,姜穗让孙玉梅在腿上绑个记号放鸡窝里养着,等李彩云生了的时候再杀。
她把鸡蛋提进自个屋子,和之前剩的搁在一块,也幸亏孙玉梅不敢进她这屋子,要不然她还真不再敢从空间里拿东西出来。
到了腊月底,怀胎十月的李彩云终于发动了。
姜穗指使着周文康去隔壁村把接生婆请来,其他几人烧水的烧水,做饭的做饭。
听着里边李彩云痛苦的呻吟,姜穗在门口急得来回走,把孙玉梅看得一愣一愣:
“娘你至于吗,这三弟妹生的不是挺顺利的吗,这么着急干啥。”
姜穗叹了口气,说:“你不懂.”
孙玉梅一头雾水,她有啥不懂的,她还生了三个儿子呢,可比三弟妹有经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