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她打开柜子,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她小时候的衣服,还有外婆给她织的毛衣。毛衣是粉色的,上面绣着一只小兔子,是她十岁生日时外婆给她织的。当时她穿着毛衣,在村里跑了一圈,得意极了。

柜子的最底层,放着一个红色的布包。林晚拿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沓钱,还有一张银行卡。钱是用橡皮筋捆着的,有零有整,最大的面额是五十元,最小的是一元。银行卡的背面,用铅笔写着密码,是她的生日。

她想起外婆每次给她钱的时候,总是说“晚晚,在外面要吃好点,别省着”。她以前总说“外婆,我有钱,不用你的”,可外婆还是会偷偷把钱塞在她的书包里。现在她才知道,这些钱,是外婆平时卖草药攒下来的,是她一分一分省下来的。

林晚把布包抱在怀里,靠在柜子上,哭得像个孩子。她想起外婆走的那天,她正在开一个重要的会议,手机调成了静音。等她看到未接来电时,已经是两个小时后,回拨过去,接电话的是王奶奶,说外婆已经走了。

她当时疯了一样往回赶,可还是没见到外婆最后一面。王奶奶说,外婆走的时候,手里还攥着她的照片,嘴里念叨着“晚晚,外婆等不到你了”。

“外婆,我回来了,”林晚哽咽着说,“我回来喝你的红薯粥了,你怎么不在了啊?”

没有人回答她,只有窗外的槐树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像是外婆在轻轻叹气。

2 煤油灯的光

林晚在老房子住了下来。每天早上,她都会像外婆以前那样,早早起床,打扫院子,给月季花浇水。然后她会走进厨房,学着外婆的样子,煮红薯粥。

大米和红薯放进锅里,加水,用柴火慢慢煮。她蹲在灶台前,看着火苗舔着锅底,想起外婆以前也是这样,一边添柴火,一边哼着不成调的歌。那时候她总觉得,外婆哼的歌不好听,可现在,她多希望能再听一次。

红薯粥煮好了,她盛了一碗,放在八仙桌上,又拿了一个空碗,也盛了一碗,放在对面——那是外婆的位置。她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慢慢喝着粥,粥还是小时候的味道,软糯香甜,可她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少了点什么。

“外婆,你尝尝,”她对着空碗说,“我煮的红薯粥,是不是和你煮的一样甜?”

没有回应,只有风吹过堂屋的声音。

吃完早饭,林晚就会坐在八仙桌旁,翻看外婆的笔记本。笔记本里除了草药的用法,还有一些日常的记录,比如“今天小虎妈来要感冒药,给了她两包”“村口的李爷爷腿疼,给他贴了膏药”“晚晚打电话来,说工作顺利,很开心”。

她还发现了几张夹在笔记本里的照片。有一张是她小学毕业时的照片,她穿着崭新的连衣裙,站在学校门口,外婆站在她旁边,手里拿着一个书包,是粉色的,上面绣着小花——那是外婆连夜给她缝的。还有一张是她考上大学时的照片,她拿着录取通知书,笑得合不拢嘴,外婆站在她旁边,眼睛红红的,却也笑着。

林晚把照片一张张收好,放在笔记本里。她忽然想起,外婆从来没有过一张自己的照片。外婆的照片,都是和她一起拍的,她的单人照,一张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