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PPT 做得很简洁,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把机器人的功能、展示步骤一条条列得清清楚楚,连每个环节需要的时间都标得明明白白。

“太详细了吧!”

苏晓棠忍不住感叹,“我还以为你们搞技术的,都不怎么注重这些细节。”

林屿看了她一眼,眼神里似乎多了点不一样的东西,不像之前那么冷淡了:“展示要配合流程,不然会乱。”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们写串场词也需要知道时间节点,这样衔接才自然。”

苏晓棠心里有点惊讶,原来他不是冷淡,只是习惯了把事情考虑周全。

那天的会议开得很顺利,两人很快确定了分享会的流程:林屿先展示机器人的基础功能,比如避障、跟随,然后苏晓棠串场,引出 “科技与文学的共通性”,最后让机器人 “读” 一段诗歌,作为互动环节的引子。

为了让机器人顺利 “读诗”,林屿需要把诗歌文本转换成代码,输入机器人的语音系统。苏晓棠选了一首顾城的《门前》,觉得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这句,很适合用机器人温柔的语音读出来。

接下来的一周,两人经常在图书馆一楼的咖啡厅碰面。

苏晓棠把整理好的诗歌文本给林屿,林屿则会跟她讲机器人语音系统的原理,比如怎么调整语速、语调,让机器人读诗时更有感情。

苏晓棠听得似懂非懂,却觉得林屿讲这些的时候,眼睛特别亮,和平常那个皱着眉的 “技术宅” 判若两人。

有一次,苏晓棠来的时候带了一杯热可可,见林屿面前只有一杯凉掉的白开水,就把热可可推到他面前。

“喝点热的吧,总喝凉的对胃不好。”

林屿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那杯冒着热气的热可可,杯壁上还印着可爱的小熊图案。

他犹豫了几秒,还是说了声 “谢谢”,拿起杯子喝了一口。

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带着甜甜的巧克力味,好像把连日来调试代码的疲惫都冲散了些。

“你好像每天都待在实验室?” 苏晓棠托着下巴,看着林屿在电脑上调试语音代码,“不累吗?”

“还好。” 林屿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了一下,机器人的音响里传出一句 “草在结它的种子”,语调比之前柔和了不少,“最近在准备一个机器人比赛,得抓紧时间。”

“什么比赛啊?”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我们做的是服务型机器人,想让它能帮老人做些简单的家务,比如递东西、提醒吃药。”

林屿说起比赛,话多了些,“我奶奶去年摔了一跤,之后行动就不太方便,我想做个机器人帮她。”

苏晓棠心里一动,原来他做机器人不只是因为专业,还有这样温暖的原因。

她看着林屿认真的侧脸,阳光透过咖啡厅的玻璃窗照在他身上,给他的头发镀上了一层浅金色,那一刻,她突然觉得,这个总是皱着眉的男生,其实特别温柔。

分享会那天很成功。当林屿操控着白色的小机器人,用略带机械却温柔的语调读出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苏晓棠站在台侧,看着林屿嘴角难得扬起的浅浅笑意,心跳莫名快了几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