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对。这个数据最初草案里确实是55%。

但后来我们发现源头计算有误,实际应该是62%。

为什么这份本该在阮年这里存档的最终版报表上,数据变回了错误的那个?

冷汗瞬间就从后背渗了出来。

项目已经启动,前期资金都已拨付,这个数据直接关系到后续银行授信的审批额度。

如果按错误数据报上去,后果不堪设想。

我猛地抓起那份报表,试图找出任何批注或修改的痕迹。

这时,一股极其细微却无比熟悉的气味,若有若无地飘进了我的鼻腔。

是薄荷味。

很淡,混杂在纸张的油墨味里,几乎难以察觉。

但我对这股味道已经十分敏感。

是赵晨阳,他接触过这份文件。

我立刻联系了助理:“小杨,盛科项目的最终报备材料,是不是已经按流程提交出去了?”

小杨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佟总监,是的,阮总那边催得急,上周五就全部取走送出了。有什么问题吗?”

“你知道是谁经手送出的吗?”

几分钟后,小杨回复:“我打听过了,是一个叫赵晨阳的实习生。”

我盯着屏幕上的字,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凉透了。

材料已经送出去了。带着那个被我修正过却又变回原样的错误数据。

一旦甲方或银行审核发现这个数据漏洞,不仅后续授信会出大问题,整个项目的合规性都会受到质疑,公司声誉受损。

而首当其冲要负责任的,就是最终签字确认风险数据的我。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在脑海。

这不是意外。

不是简单的失误。

是赵晨阳不小心交出了错误的报表,而阮年发现后,想把责任全部推给我。

我扶着桌沿勉强站稳,怒火像海啸一样将我吞没。

阮年,你想用我的职业生涯和名声,去保下那个薄荷精?

既然如此,那我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引火烧身。

我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那份报表恢复原状,放回文件夹里。

4

三日后的项目总结会,气氛严肃。

甲方和银行的人坐在对面,我们公司刘总坐在主位,面色凝重。

赵晨阳上台做汇报,明显有些紧张,念到“流动资金覆盖率”时,眼神不住地往阮年那边飘。

阮年在下面给他一个安抚的微笑。

台下起了骚动。

银行李行长直接说:“这数不对吧?”

旁边人也窃窃私语:“差这么多?”

“之前沟通不是这个数啊……”

甲方王总皱着眉敲了敲桌子:“赵先生,等一下。你确认这个数据是对的?”

赵晨阳脸白了,攥着激光笔,说不出话。

阮年立刻起身,拿过话筒。

“各位领导,很抱歉。项目数据庞大,可能在某些环节出现了我们未曾预料的……疏漏。”

她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我身上,语气变得沉重。

“风控部是最后一道关,佟总监更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一直非常信任他的专业判断。如果最终报出的数据确实存在问题,那……这恐怕不是失误能解释的,这反映出的是责任心和工作态度。”

“佟叶,你这个状态真的让我很失望,也让公司很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