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历史,给了他一个无比残忍的耳光。

……

剧烈的心悸让他猛地抽了一口气,如同溺水之人终于浮出水面。

眼前没有血与火的战场,没有朱棣那嘲讽的举杯。

是熟悉的青纱帐,床榻柔软,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提神醒脑的檀香。窗外,晨曦微露,鸟鸣清脆。

李维猛地坐起,双手疯狂地摸索着自己的胸口。

没有破甲的血洞,没有冰冷嵌入的矛尖。只有平滑的寝衣,以及其下健康、有力跳动的心脏。

冷汗瞬间浸透了里衣,呼吸急促得如同风箱。

“大人?您醒了?”门外传来侍从小心翼翼的问候声,“可是梦魇了?今日兵部堂官议事的时辰快到了,您看…”

兵部…议事…

李维猛地掀被下床,赤脚冲到书案前。上面的日历清晰显示着一个年份——建文元年,三月初七。

距离金川门之变,整整三年!

他…回来了?回到了一切还未发生,他正深受建文君臣信赖,大刀阔斧推行军事改革的时候?

狂喜只持续了一瞬,便被冰冷的绝望彻底淹没。

回来?回来又能怎样?

再努力十年,然后再一次被自己最信任的人从背后捅穿,再一次看着自己的心血成就敌人,再一次听着朱棣那无声的“多谢”?

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荒谬感攫住了他。他所有的努力,他视若珍宝的、来自未来的知识,在这个时代洪流面前,仿佛只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笑话。

他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书案。上面堆满了公文、图纸、写满演算的草纸。最上面一份,是工部刚刚呈送来的、关于新式火铳量产进度的奏报副本。

他的手颤抖着,翻开那份奏报。里面详细罗列了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案、预期的产能……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他甚至能一眼看出其中几处关键数据被刻意模糊处理了。

是了,这个时候,燕王已经开始暗中布局了。他的新军理念和火器图纸,恐怕早已通过某些他绝对想不到的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往北平。

他的指尖冰凉,继续无意识地翻动案上的文书。一份装帧精美的书册被压在下面,只露出一角。

他下意识地将其抽出。

是一本兵械图谱,深蓝色的封皮,材质硬挺。封面上,是几个筋骨嶙峋、充满力道的烫金大字——

《新火器纲目》

成了!终于刊印成书了!这是他耗费无数心血,将现代力学、化学知识与此世工艺结合,系统整理出的划时代著作!他曾幻想,此书一出,大明军备将彻底革新,北逐蒙元,西镇诸藩,开创万世太平!

他的手因激动和复杂的情绪而微微颤抖,摩挲着那冰冷的烫金字体。

然后,他的指尖顿住了。

目光死死锁在书名下方,那一行稍小一号的纂刻署名上。

原本应该刻着他“李维”名字的地方,此刻却清晰地、刺眼地烙印着另一个名字——

3 篡名之痛

“燕王府 纂修”

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猛地窜起,瞬间冻结了他的血液。

燕王府?!

怎么可能?!这本书是他一字一句,在自己的书房里,由绝对可靠的心腹誊抄校对,尚未对外公布!怎么可能署名变成了燕王府?!而且这精致的装帧,这公开的刊印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