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那天晚上,我把阿明送我的弹珠放在枕头底下,翻来覆去睡不着。外婆走进来,坐在我床边,手里拿着蒲扇,轻轻扇着风。“想阿明了?” 她轻声问。我点点头,眼泪又掉了下来。她摸了摸我的头,掌心带着蒲扇的竹味:“好朋友就算分开了,心里记着就好。以后想他了,就看看这颗弹珠,像阿明在你身边一样喏。”

3 柿子树下的暖秋

秋天来的时候,槐花巷的柿子树先红了。巷子里的柿子树不多,外婆家院子里就有一棵,是外公生前种的,树干粗得要两个人合抱,枝桠伸到院墙外,秋天一到,橙红色的柿子挂在枝上,像一个个小灯笼,连路过的人都要多看两眼。

摘柿子那天,外婆搬来长梯子,梯子是外公做的,梯梁上刻着小花纹,说是防滑。“你在底下递篮子就好,莫到处蹿,当心摔着!” 她扶着梯子往上爬,脚步很稳,像年轻时在稻田里走田埂。“底下” 是巷里人说的 “下面”,“蹿” 是 “跑” 的意思,透着接地气的叮嘱。柿子树很高,我仰着头看她,心里慌慌的,不停地喊:“外婆,你小心点!抓稳树枝噻!” 她在上面笑,声音从树叶里传下来:“放心吧,外婆爬了几十年梯子,比你走平路还稳嘞!”

外婆摘柿子的动作很轻,一手抓住树枝,一手托着柿子底部,轻轻一拧,柿子就下来了 —— 怕把果蒂弄断,沾了灰不好放。摘下来的柿子放在竹篮里,橙红色的皮透着光,像裹了层薄蜡。不一会儿,她就摘了满满一篮子,下来时,衣角还沾着柿子叶,带着点涩味。

回到家,外婆把柿子倒在院子的竹匾里,开始挑选。她戴着老花镜,指尖捏着柿子,一个个摸:“有虫眼的我们自己吃,长得圆的晒柿饼,寄给你爸妈噻。” 有虫眼的柿子其实只是皮上有点小孔,里面的果肉还是好的,她却都挑出来放在自己的瓷碗里。我坐在旁边,帮她把柿子蒂摘下来 —— 柿子蒂要留着,晒干了能泡水,说是治咳嗽。外婆的手很巧,她把柿子蒂摘下来后,还会用小刀把柿子皮削成薄薄的一片,削下来的皮卷成小卷,放在竹匾边:“这样晒出来的柿饼,甜气散不了喏。”

晒柿饼是个麻烦活。每天早上太阳出来,外婆就把竹匾搬到院子中央,让柿子晒得均匀;中午太阳烈的时候,又要移到晾衣绳下,怕晒裂了皮;遇到下雨天,还要赶紧搬进屋里,用布擦干净竹匾上的雨珠。她每天都会准时去翻柿子,指尖轻轻捏着柿子皮,看晒得软不软。有时候我也会帮她翻,指尖碰到柿子,软乎乎的,像碰着棉花糖。

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刚进巷子就看见外婆在院子里翻柿子。她背对着我,肩膀有点驼,手里拿着竹片,慢慢拨弄柿子。走近了才看见,她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