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的通告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李逍遥心里荡起了一圈圈涟漪。虽然表面依旧懒散,但他暗地里的小算盘已经打得噼啪作响了。
凝碧丹,他志在必得!赵雄那厮的嘴脸,也必须抽空打一下!
但现实很骨感。他这炼气五层的修为,靠扫地扫来的基础还算扎实,但实战?他除了小时候练过几手早就忘干净的基础拳脚,以及“借”来力量后瞎几把乱打之外,毫无章法。而且“借”来的力量持续时间短,冷却时间长,极其不稳定。
必须进行战略性的“借贷”,囤积一些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的“弹药”,或者寻找能稍微持久一点提升的“借源”。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李逍遥开启了“青云宗蹭蹭之旅”,身影活跃在各大可能有“油水”可捞的场所。
第一站:讲经堂。
每逢外门长老讲授基础道法或修炼心得,李逍遥就揣着个小板凳,挤在最后排的角落。别人是来听讲的,他是来“借”东西的。
目标:讲经长老放在桌案上的那个紫砂茶杯。长老讲课深入浅出,时常拿起茶杯抿一口,润喉提神,这杯子必然沾染了他的精神气和修为感悟。
过程:每次长老停顿喝茶,或是弟子提问的间隙,李逍遥就假装弯腰系鞋带,或者东西掉了,快速伸手在茶杯上摸一把。
效果:一股清凉、提神醒脑的微弱气流汇入脑海,让他短时间内思维敏捷,记忆力超群,长老讲的那些晦涩道理居然能听懂个七七八八。但修为提升几乎为零,持续时间约一刻钟,冷却时间半天。
结论: 适合临时抱佛脚学理论,不适合打架。
第二站:炼器堂外围。
这里温度极高,叮叮当当的打铁(炼器)声不绝于耳。李逍遥不敢进去,怕被当成偷师的处理。他的目标是那些偶尔出来透气、或者搬运材料的炼器学徒。
目标:学徒们随手放在一旁的工具锤、铁钳等。
过程:他假装路过,热情地上前帮忙:“师兄辛苦!我帮你拿!”然后趁机紧紧握住工具几秒钟。
效果:能借来一丝微弱的火系灵力和一股蛮力,但极其暴躁,难以控制,还附带强烈的打铁冲动。有一次他差点没忍住,抡起借来的锤子把菜园里的石头给砸了。持续时间短,冷却时间长。
结论: 副作用太大,容易失控,慎用。
第三站:炼丹房附近。
这里药香弥漫,偶尔还有炸炉的闷响和焦糊味传出。
目标:扇火的蒲扇、晾晒药材的簸箕,甚至是从窗户飘出来的一些药气。
过程:风险极高。他只能远远徘徊,趁人不注意,快速摸一下晾在外面的簸箕,或者深深吸一口弥漫的药气。
效果:借用药气的结果是上吐下泻,疑似中毒。摸簸箕则能借来一丝微薄木系灵力和基础的药材处理知识,比如如何给灵草去泥……
结论: 炼丹房水太深,把握不住,容易把自己搭进去。
第四站:公共修炼区域。
弟子们练习法术、切磋武技的地方。这里人多眼杂,但“借源”丰富。
目标:弟子们暂时放在一旁的武器、护具、甚至是擦汗的毛巾。
过程:需要极高的演技和脸皮。他时而冒充热心观众:“师兄好身手!我帮你拿剑!”时而假装体力不支摔倒,顺手扶一下别人的兵器架。
效果:五花八门。借到过锐利的金系灵力(来自一把长剑)、厚重的土系防御力(来自一面盾牌)、甚至是一股疾风步法(来自一双旧靴子)。但都极其微弱,持续时间眨眼即逝,且冷却时间不定。最坑的一次是摸到一条毛巾,借来了原主人大量的疲惫感和汗臭味,恶心了他一整天。
结论: 品类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效果随机,堪比开盲盒。
一番操作下来,李逍遥累得像条狗,收获却寥寥无几。大部分“借”来的力量都是杯水车薪,而且过程提心吊胆,好几次都差点被人当成变态或者小偷抓起来。
“唉,这‘借’道,也忒难走了点。”傍晚,李逍遥瘫在竹椅上,看着天边夕阳,感觉身体被掏空。
有用的没借到多少,脸皮倒是厚度见长。
他盘点着这几天的收获:思维敏捷BUFF(来自茶杯)需要冷却;几种属性杂乱的低威力攻击特效(来自武器)需要冷却;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识比如《低阶灵草清洗十八法》、《基础锻铁淬火要点》……
唯一让他有点安慰的是,通过不断“借贷”和消化,他炼气五层的修为倒是更加凝实了,对体内灵力的掌控也熟练了一丝丝。
“看来,还是得指望扫地老爷子的神帚啊……”李逍遥叹了口气,“这些零碎,最多也就能在大比上出其不意阴一下人,想靠它们走远,难。”
但聊胜于无。
他望着演武广场的方向,眼神渐渐变得坚定。
“实在不行,就把赵雄的筷子、还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借’来的力量,全砸出去!就不信轰不下他!”
一场画风清奇的大比,似乎正在向青云宗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