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王主任不耐烦地催促,“可以开始你的‘表演’了。”
我没理他。
我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模仿着当时江寒的样子,低头,假装在演算。
然后,我抬起头,看向李默。
“李默同学,”我开口,声音在空旷的考场里,显得格外清晰,“请开始吧。把你看到的,一字不差地说出来。”
李默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他身上的灰绿色波动,开始变得不稳定,像风中的烛火。
“我……我当时就是从这里路过,”他开口,声音有点干,“然后,我就看到江寒,他……他很快地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纸条,看了一眼,然后又塞了回去。”
“是吗?”我问,“你确定,是从袖子里?”
“我……我确定!”他加重了语气,像是在说服自己。
“很好。”我点了点头,“那么,当时窗外的阳光,是不是正好照在你现在站的这个位置?有点晃眼?”
这是一个语言陷阱。
心理学上,这叫“隧道记忆效应”。
当人处于高度紧张或专注的状态时,记忆会像隧道一样,只保留主干,而忽略所有环境细节。
阳光,就是一个我凭空捏造出来的细节。
“对……对!是有点晃眼。”李默为了让自己的证词更可信,不假思索地附和。
王主任的眉头,微微动了一下。
他看了一眼窗外。
今天是阴天。
而竞赛那天,我从江寒的记忆里得知,同样是阴天。
“你看到我拿出纸条的时候,”我继续引导,“是不是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