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归乡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三个小时,陈屿终于透过布满灰尘的车窗,看见了那棵熟悉的老樟树。树身要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枝桠像撑开的巨伞,遮住了半条老街。树下那间刷着米黄色油漆的矮房,就是他爷爷留下的“陈记杂货店”。

推开车门,潮湿的水汽裹着樟树的清香扑面而来。陈屿拎着半旧的行李箱,踩在青石板路上,鞋底发出“哒哒”的轻响。老街比记忆里更窄了,两侧的木房子墙皮斑驳,晾衣绳在头顶交错,挂着蓝白格子的床单和印着碎花的围裙。

“小屿?是小屿回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杂货店门口传来。

陈屿抬头,看见王婆婆正扶着门框朝他笑。老人头发全白了,梳得整整齐齐,耳朵上还戴着年轻时的银耳环,只是背更驼了,原本合身的蓝布衫空荡荡地挂在身上。

“王婆婆,是我。”陈屿快步走过去,接过老人手里的竹篮,“您这是刚买完菜?”

“可不是嘛,听说你今天回来,我特意多买了把青菜,晚上到婆婆家吃饭。”王婆婆拉着他的手,掌心的老茧磨得他手腕发痒,“快进去看看吧,你爸这几天天天守在店里,就盼着你回来。”

杂货店的门还是那扇老旧的木门,推开时发出“吱呀”的声响。屋里光线有些暗,货架上摆着各种日用品:肥皂、牙刷、盐巴、酱油,还有孩子们爱吃的糖果和辣条。柜台后面,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正低头算账,听见动静抬起头,正是陈屿的父亲陈建国。

“爸。”陈屿喊了一声。

陈建国放下手里的笔,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起身时动作有些迟缓:“回来就好,路上累了吧?快坐,我给你倒杯水。”

陈屿放下行李箱,坐在柜台前的长凳上。看着父亲略显佝偻的背影,他心里有些发酸。三年前他去城里打工,临走时父亲还能扛起五十斤重的大米,如今连倒杯水都要扶着柜台慢慢走。

“店里生意怎么样?”陈屿问。

陈建国叹了口气,端着水杯递给他:“还能怎么样?现在年轻人都去城里了,老街就剩下我们这些老人,一天也卖不了几十块钱。要不是你王婆婆他们常来照顾生意,这店早就关门了。”

陈屿抿了口热水,环顾着熟悉的杂货店。货架上的商品大多是些老牌子,包装都有些过时了。墙角堆着几箱没卖完的方便面,箱皮上落了一层薄灰。他想起小时候,这里是整条老街最热闹的地方,孩子们放学后总爱挤在柜台前,攥着几分钱买糖果,大人们则在店里闲聊,等着买完东西一起回家。

“爸,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陈屿突然说。

陈建国愣了一下,手里的算盘“啪嗒”掉在柜台上:“你说什么?城里的工作不做了?”

“嗯,”陈屿点点头,“我在城里攒了点钱,想把杂货店重新装修一下,进点新货,说不定生意能好起来。”

陈建国皱起眉头:“胡闹!城里的工作多好,稳定又体面,回来守着这破店有什么出息?我和你妈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让你走出这条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