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这不是破店,”陈屿看着父亲,“这是爷爷留下的念想,也是我们家的根。再说,现在国家不是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吗?我觉得老街还是有希望的。”
父子俩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自行车的铃铛声。一个穿红色外套的姑娘骑着自行车停在店门口,车筐里装着几个快递盒。
“陈叔,有您的快递。”姑娘跳下车,把快递盒递过来。
陈建国接过快递,笑着说:“谢谢你啊,小楠。”
姑娘抬起头,看见陈屿,眼睛亮了一下:“陈屿哥?你回来了?”
陈屿认出她是邻居家的女儿林楠,小时候总跟在他屁股后面“哥哥、哥哥”地喊。如今小姑娘已经长成人了,扎着高高的马尾,脸上带着几分青涩的笑容。
“小楠,好久不见,都长这么高了。”陈屿笑着说。
林楠脸颊微红,挠了挠头:“陈屿哥,你这次回来不走了吗?”
“不走了,以后就在家守着杂货店。”陈屿说。
“那太好了!”林楠眼睛更亮了,“我爸最近总说店里缺个帮忙的,你要是有空,能不能……”
“小楠,别打扰你陈屿哥休息。”陈建国打断了她的话,“他刚回来,累得很。”
林楠吐了吐舌头,骑上自行车:“那我先走了,陈叔,陈屿哥再见!”
看着林楠的背影消失在街角,陈建国叹了口气:“你看看你,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非要回来遭罪。”
陈屿没说话,只是拿起货架上的一块肥皂,摸了摸上面的花纹。他知道父亲是为他好,但他心里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第二章 改造
第二天一早,陈屿就开始收拾杂货店。他先把货架上的商品全部搬下来,分类整理。过期的零食和日用品打包好,准备拿去扔掉;还能卖的商品擦拭干净,暂时堆在墙角。
陈建国坐在门口的竹椅上,看着他忙前忙后,嘴里不停地念叨:“这些东西都还能用,扔了多可惜。你这孩子,就是不知道省钱。”
“爸,过期的东西不能卖,要是吃坏了人,咱们店的名声就毁了。”陈屿一边说,一边把一箱过期的饼干扔进垃圾桶。
就在这时,王婆婆提着一个竹篮走了过来,里面装着几个刚蒸好的包子:“小屿,歇会儿,吃个包子再忙。”
陈屿接过包子,咬了一口,温热的肉馅在嘴里化开,还是小时候的味道:“谢谢王婆婆,真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王婆婆看着空荡荡的货架,“你打算怎么改造这店啊?”
“我想把墙面重新刷一遍,换成白色的,显得亮堂。再把货架换成新的,分层摆放商品,方便顾客挑选。”陈屿说,“另外,我还想进点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比如网红零食、文创产品什么的,说不定能吸引他们来。”
“这个主意好。”王婆婆点点头,“现在老街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要是能把他们吸引回来,老街就有活力了。”
陈建国坐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没说话,但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陈屿忙得不可开交。他联系了装修队,把杂货店的墙面重新刷了一遍,又订做了新的货架。林楠一有空就来帮忙,帮他整理商品、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