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不再多言,无声退下。
长生殿内,帷幔低垂,光线昏暗。
杨玉环并未安睡。她只着一件素白的纱衣,乌黑的长发未绾,流水般披散在身后,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被阳光照得刺眼的庭院。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窗棂,冰凉的触感传来。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瑞龙脑香气,甜腻得让人胸口发闷。几案上,堆满了各色珍宝锦盒,来自帝国四方最顶尖的贡品——南海的明珠、西域的宝石、波斯的螺钿镜、江南的刺绣…琳琅满目,光华璀璨。
她却视而不见。
镜台旁,随手放着一卷有些年头的《金刚经》,纸页边缘已微微泛黄卷曲。那是她极少示于人前的东西。
侍女念奴轻轻走进内殿,脚步放得极轻:“娘娘,陛下又赏了缭绫过来,说是天水碧色,最配娘娘。”
杨玉环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念奴看着她孤清的背影,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道:“娘娘,您午膳用得少,要不要用些点心?膳房新做了…”
“撤了吧。”杨玉环打断她,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我没什么胃口。”
念奴不敢再劝,悄声收拾了案上的杯盏。目光扫过那卷《金刚经》,微微一愣,却不敢多问,默默退了出去。
殿内重归寂静。
杨玉环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轻触摸着自己光滑细腻的脸颊。这张脸,承载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盛誉,是撬动帝国权柄的支点,是君王永不餍足的迷恋所在。
可这肌肤之下,血液之中,流淌的又是什么?
她转身,走到镜台前。巨大的铜镜磨得极为光亮,清晰地映出她无瑕的容颜和窈窕的身姿。她凝视着镜中的自己,目光却仿佛穿透了这具美丽的皮囊,看向了某个遥远而模糊的过去。
指尖再次划过脸颊,这一次,带着一种冰冷的审视。
忽然,窗外传来一阵隐约的钟声,那是远处荐福寺的暮鼓。杨玉环猛地回神,眼底那一瞬间的迷茫与空洞迅速褪去,重新被一种平静的、近乎漠然的完美面具所覆盖。
她拿起案上一盒鲜艳的胭脂,用指尖蘸取少许,慢慢地、细致地涂抹在唇上。
镜中人的气色瞬间变得明媚鲜活,倾国倾城。
只是那双眼睛深处,沉淀着一丝无论如何也晕染不开的墨色。
她对着镜子,极慢地、极标准地,勾勒出一个颠倒众生的笑容。
**第2章:秘辛夜雨时**
夏夜的雨,来得急而猛。豆大的雨点砸在长生殿的琉璃瓦上,噼啪作响,又汇聚成流,沿着飞檐急泻而下,在殿外形成一片白茫茫的水幕。雷声沉闷地在云层间滚动。
殿内却温暖如春。烛火通明,映照着金碧辉煌的梁柱和精致奢华的陈设。李隆基兴致颇高,多饮了几杯西域进贡的葡萄美酒,面色微醺,正拉着杨玉环的手,絮絮地说着今日朝堂上的趣事,或是宫内新排的舞乐。
杨玉环依在他身旁,唇角含着恰到好处的浅笑,不时轻声应和几句,或为他斟满酒杯。她今日穿了一件蹙金绣凤的宫装,云鬓高耸,金步摇在灯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整个人华美得如同画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