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黄昏纪元
人类文明的黄昏,并非终结于一声巨响,而是持续了数十年的、令人窒息的缓慢窒息。
一切始于“大失衡”。气候系统在先期短暂的极端波动后,并非像某些乐观预测那样达到新的平衡,而是彻底滑向了不可逆的崩溃。
洋流停滞,大气环流陷入混乱,曾经的沃野化为焦土或永冻的冰原。海平面并非稳步上升,而是在狂暴的风暴潮和冰川崩塌的推动下,反复无常地吞噬着大陆边缘的城市。
能源危机接踵而至。化石燃料早已枯竭,依赖稳定日照和风力的可再生能源在剧变的气候面前变得极不可靠。
为争夺所剩无几的宜居地和可控能源,曾经稍缓的民族矛盾与地缘冲突再度爆发,最终演变成一场耗尽文明最后元气的“资源战争”。
核生化武器的有限使用虽未直接毁灭全球,却彻底撕裂了生态圈最后的自愈能力,并将广袤区域化为无法居住的辐射废土。
致命的并非只有宏观的灾难。战乱、饥荒和生态崩溃导致人口锐减,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被命名为“寂灭症”的全球性心理瘟疫。
它并非病毒或细菌引起,而是源于极致的绝望与集体性的未来丧失感。
感染者逐渐失去所有情感波动和求生意志,最终在彻底的冷漠中停止进食、饮水,如同熄灭的烛火般安静死去。
药物和心理干预收效甚微,文明失去了最重要的载体——心怀希望的人。
就在残存的人类政府濒临彻底失灵,幸存者聚集地一个接一个被死寂吞噬之际,“方舟计划”出现了。
它最初只是一个近乎神话的传闻:一个由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在战争末期奇迹般地达成了合作豁免协议和尚未耗尽的自动化工业力量秘密构建的星际殖民项目。
其核心,是十二艘巨大的世代飞船——“诺亚方舟”系列。它们的设计目的只有一个:携带人类文明的火种,飞向遥远星系已探明的、具有潜在宜居性的行星,延续种族。
消息传来,如同在无尽黑夜中划亮的一根火柴。
尽管名额极其有限,选拔标准苛刻到近乎残酷,但它赋予了残存人类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救赎希望。
争夺登舰资格的过程本身,就筛选掉了大多数已被寂灭症侵蚀或失去竞争力的人。
当“诺亚七号”终于挣脱引力,驶入深邃的宇宙空间时,舰内广播传来了地面控制中心最后一段断续的讯息:
“这里是家园…祝你们好运…成为…新的人类…”
信号戛然而止,被宇宙噪音的永恒静默所取代。
舰桥上,李琟望着后方那颗逐渐缩小的、黯淡的星球。
许久,转过身,面对着他的核心船员和舰内广播麦克风,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要将所有的不安与悲伤压入心底最深处:
“旧纪元已经结束。我们是文明存续的希望。从今天起,我们的使命只有一个——生存下去,抵达新家园。”
“诺亚七号,设定航向,目标:‘希望之星’(Terra Nova)。航速,维持预定曲速。全员,各就各位。”
飞船调整姿态,尾部引擎发出幽蓝的光芒,向着未知的深空,向着被承诺的“新家园”,义无反顾地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