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一切喧嚣和得意,都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墙传到我这里。我冷眼旁观,如同看一场即将落幕的滑稽戏。我按部就班地处理着林氏集团的事务,同时,密切关注着“影子”团队发回的每一个进度报告。

金辉地产那边,“剃刀”计划运转得悄无声息又锋利无比。几笔看似正常的商业合作突然终止,理由是“资质审核未通过”或“战略方向调整”。紧接着,信达银行内部传出风声,对金辉地产的风险评估等级被悄然调高。一个关键的供应链合作商突然以“原材料成本上涨”为由,要求提前支付部分巨额货款,这直接卡住了金辉本就紧绷的现金流。更致命的是,一份关于金辉地产“天玺湾”项目部分地块存在历史产权纠纷的匿名“举报材料”,精准地投递到了相关监管部门主管的案头。虽然尚未正式立案调查,但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迅速在行业小圈子里扩散开来。

金辉地产的股价,在陈锋和苏晚高调炫富、锋锐科技风光无限的背景下,开始了令人不安的阴跌。起初幅度很小,像是市场的正常波动,并未引起苏家足够的警惕。苏晚的父亲苏宏远,那个一向精明的老狐狸,甚至还抽空在一次酒会上半开玩笑地跟我碰杯:“林总,最近市场不太景气啊,不过我们金辉根基深,这点小风浪不算什么。”他脸上带着商人固有的圆滑笑容,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我只是淡淡一笑,举杯示意:“苏董说的是,根基深,自然稳如泰山。”心里却在冷笑,根基?马上就连根拔起。

与此同时,针对锋锐科技的“熔断”计划也在同步推进。那个代号“熔断”的核心工程师周强,被精准地“安排”接触到了一个境外的线上赌局。技术宅男深陷代码世界多年,面对精心设计的赌局陷阱和高利贷团伙的步步紧逼,他那点微薄的积蓄和工资瞬间化为乌有,接着是巨额债务。就在他焦头烂额、走投无路之际,“影子”团队的人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出现,允诺替他偿还赌债,条件只有一个:一份锋锐科技“天眼”项目核心数据库的完整备份,以及一份关于底层算法致命漏洞的详细技术报告。

周强几乎没有挣扎太久。当一份足以让他牢底坐穿、家破人亡的高利贷合同和一份能让他瞬间获得解脱的“交易”摆在面前时,他的道德防线脆弱得不堪一击。沉重的加密U盘,在锋锐科技A轮融资发布会前一周,悄无声息地落入了“影子”的手中。

金辉地产的股价,如同坐上了一架失控的滑梯,在苏家和陈锋、苏晚沉浸在梦幻泡沫中时,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坠向深渊。

阴跌很快演变成了断崖式的暴跌。

先是财经论坛和股吧里,开始零星出现关于金辉地产“天玺湾”项目产权纠纷的帖子,语焉不详,却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接着,一份据称是监管部门的“内部风险提示函”截图在几个小圈子里疯传,虽然模糊不清,但指向金辉地产的几个关键项目风险巨大。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散户中蔓延。

紧接着,几家持有金辉地产大量股份、原本关系良好的私募基金,几乎是同一时间宣布“基于审慎原则”进行减持。这无异于在熊熊燃烧的火堆上浇了一桶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