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的指节在第七次拧紧氧气循环阀的螺栓时,终于被金属管道的低温冻得失去了知觉。他停下动作,哈了口热气搓了搓手,厚重的防化服手套上凝结的白霜遇热融化,在手套表面留下一道道水渍。这双手曾在旧时代的无线电修理店里灵巧地焊接电路板,如今却只能在末日的废墟中,与冰冷的机械和致命的辐射为伴。
他后退半步,靠在避难所斑驳的金属墙壁上,视线越过布满冰裂纹的观察窗,投向窗外那片被称为 “锈蚀荒原” 的死寂世界。三个月前,“赤雾” 席卷全球的那天,他正在城市边缘废弃的地铁隧道里,修复一台二战时期遗留的老式无线电收发器。当时隧道外传来的警报声尖锐得像要划破天空,他还以为是城市例行的防空演习,直到刺鼻的铁锈味顺着隧道通风口飘进来,他才意识到灾难降临了。
赤雾是一种带着强辐射的红色悬浮颗粒,它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城市的生机。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在赤雾中逐渐腐蚀、碎裂,街道上的汽车外壳被氧化成暗红色的锈迹,就连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骨架,也在辐射的作用下慢慢变得脆弱。更可怕的是,赤雾中的辐射会改变生物的基因,让原本温顺的动物变成极具攻击性的变异生物。
林野抬手看了看手腕上的便携检测仪,屏幕上跳动的红色数字让他的心脏骤然收紧:氧气储备仅剩 17%,而距离地图上标记的下一个补给点还有至少 80 公里。更糟糕的是,辐射指数正在以每小时 0.3 西弗的速度缓慢攀升,这意味着他必须在 24 小时内找到遮蔽处,否则肺部会像被砂纸打磨般逐渐纤维化,最终在痛苦中窒息而亡。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背包开始清点物资。背包里装着三块压缩饼干、两瓶净化水、一把改装过的消防斧、一把手枪和三十发子弹,还有一些维修工具和一个小型无线电接收器。这些物资是他在末日中生存的全部依靠,每一样都要精打细算地使用。
整理好背包后,林野拉开避难所的铁门。寒风裹挟着细小的金属碎屑扑面而来,打在防化面罩上发出 “沙沙” 的声响,像是有人在用指甲轻轻刮擦。地面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暗红色尘埃,那是赤雾消散后留下的痕迹,每一粒尘埃都带着致命的辐射。他小心翼翼地迈出脚步,靴底踩在尘埃上,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在寂静的荒原上显得格外清晰。
远处,曾经象征着城市繁华的摩天大楼早已倾颓。最高的那栋金融中心大厦,顶端的直升机停机坪断成了两截,钢筋扭曲成狰狞的姿态,像是巨人折断的骨骼。街道上废弃的汽车叠在一起,有的车头深深陷进了另一辆车的后备箱,有的车身被变异生物啃咬得面目全非,露出里面生锈的金属骨架。
林野沿着废弃的高速公路行走,他的脚步不快,因为他要时刻警惕周围的环境。在末日的荒原上,危险可能来自任何地方 —— 潜伏在废墟中的变异生物、突然爆发的辐射风暴,甚至是其他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的幸存者。
走了大约两小时,林野的靴底突然踩到了某种坚硬的物体。他停下脚步,蹲下身,用工兵铲小心翼翼地拨开表层的尘埃。一块布满划痕的金属板露了出来,板面上刻着几个模糊的字母。他用手套擦拭掉金属板上的尘埃,心脏不由得漏跳了一拍 —— 那是 “CN - 17 信号塔” 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