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文姬让云岫先去门外守着。

她看着蔡禾,这位老人眼神浑浊却透着历经世事的精明与沉稳。

“禾叔,请坐。”文姬用了尊称。

蔡禾微微一愣,依言在下方的蒲团跪坐下来,姿态依旧恭敬。

“禾叔,今日请您来,并非为了笔墨小事。”文姬开门见山,但压低了声音,“父亲为国事操劳,忧心忡忡。我身为女儿,不能为其分忧,心中实在难安。近日时局动荡,我担心家中用度未来或有不便,想私下里……提前做些准备。”

蔡禾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又恢复了古井无波:“女公子是想……”

“我想私下里,将一些我个人的饰物、用不着的绢帛,悄悄置换些更……更实在的东西。”文姬斟酌着用词,“比如金银,或者便于携带的珠玉。此事需绝对隐秘,不宜让父亲知晓,免得他烦心。不知禾叔,可有门路?是否稳妥?”

她没有提及真正的担忧,只是以一个担忧家计的女儿身份提出请求,这更符合常理,也更容易让蔡禾接受。

蔡禾沉默了片刻,浑浊的眼睛仔细打量着文姬。他似乎想从女公子沉静的眼眸中看出些什么。眼前的文姬,似乎和往日有些不同,少了几分娇憨,多了几分沉凝和决断。

良久,他缓缓开口:“女公子长大了,懂得为家主分忧了。老奴……明白了。”

他没有问原因,只是陈述道:“如今市面确实不太平,物价腾贵,钱币更迭,以物易物或是兑换金银,确比持有五铢钱稳妥。老奴认识一两家相熟的旧货铺和金银匠,掌柜的为人还算厚道,口风也紧。只是这价钱上,眼下怕是卖不出好价。”

“无妨,”文姬心中一松,蔡禾果然可靠且有能力,“不求高价,只求稳妥、隐秘。每次数量不宜多,细水长流即可。所得金银,也请禾叔帮我妥善收存。”

“老奴省得。”蔡禾点点头,“此事便交给老奴来办。定会做得隐秘。”

“有劳禾叔了。”文姬由衷地说道。

蔡禾起身,行礼告退。走到门口时,他脚步顿了一下,没有回头,声音低沉地说了一句:“女公子,近日长安城内,西凉军卒巡弋增多,城外亦不太平。若无必要,还请……尽量莫要出门。”

文姬心中一动:“多谢禾叔提醒。”

看着蔡禾离开的背影,文姬知道,她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争取到了云岫的忠诚,获得了老仆蔡禾的有限度支持,并且启动了最初的资金储备计划。

尽管父亲那里暂时无法说通,尽管未来的道路依旧布满荆棘,但至少,她不再是完全孤立无援。

她拿起那碗已经微凉的粟米羹,慢慢地吃着。

味道粗糙,远不如现代的米粥香甜,但她却吃得格外认真。

这是她在乱世的第一餐,是她求生之路的开始。

窗外,长安城的夜色深沉,不知隐藏着多少未知的风险与机遇。

而历史的车轮,正沿着它既定的轨迹,轰然向前,留给她的时间,正在一点点流逝。

(第一章 完)

第二章:暗流涌动的长安

第一幕:信息的价值

初平元年的长安,在帝国都城的表象下,暗流汹涌。迁都带来的混乱尚未完全平息,权贵们争抢着最好的宅邸,西凉军卒横行街市,从洛阳裹挟而来的百姓蜗居在简陋的窝棚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惶恐不安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