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软中带硬,既点出心病还须心药医,又拿养生之道堵了回去,还显得格外懂事。王夫人被噎了一下,看着那张苍白却异常平静的小脸,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终究不好再强劝,只淡淡笑道:“既然姑娘有心,那便试试吧。若有不适,定要及时说出来。”
贾母搂着黛玉连连称是。
又过了几日,林晚(黛玉)的身体虽依旧单薄,但停了那日目混杂的苦药,加上她刻意调整饮食作息,强迫自己少量多餐,下床轻微活动,精神竟真的一日好似一日。咳嗽也减轻了不少。
她深知在这深宅大院,若无一点依仗,仅靠贾母的宠爱难以长久。经济独立才是硬道理。她留意到府中姊妹们闲暇时多以针线、读书打发时间,但适合孩童启蒙的趣味读物却极少。宝玉那般厌恶正统学问,或许是因为启蒙方式太过枯燥?
一个念头逐渐成型。
她开始闭门“养病”,实则利用前世记忆,结合这个时代的绘画和文字风格,设计起简易的彩色绘本和识字卡片。图画可爱,故事简单有趣,或蕴含浅显道理,或认知寻常事物。她让紫鹃雪雁偷偷去找外头手艺好又可靠的匠人雕版、套色印刷,又让她们通过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暗中在外头租赁了一间小铺面。
“颦颦书屋”悄然开业。主打彩色绘本、趣味启蒙读物,兼卖些新奇雅致的文房玩物。起初无人注意,但很快,那些色彩鲜艳、故事有趣的绘本便吸引了城中一批注重子女教育的官宦富商之家。口耳相传,生意竟越来越红火。
林晚管理模式极其现代化:她只幕后掌控,提供创意和画稿,经营全委托给兴儿找来的一个精明又忠厚的掌柜,采用分红制。资金流水通过贾琏(他虽懵懂,但见有利可图,又不得罪老太太心尖上的林妹妹,便半推半就做了幌子)的名义周转,竟悄无声息地在贾府眼皮底下,搭建起一个小小的商业网络。
银钱如流水般悄然汇入。林晚手头宽裕,打赏下人越发大方,暗中培植了几个心腹,用于传递消息、照管生意。她在贾府的地位,不知不觉间,已不再是那个全然依附、看人脸色的孤女。
王夫人很快察觉出异样。黛玉不仅没病弱下去,反而气色渐佳,出手阔绰,连带着她潇湘馆的丫鬟婆子都格外忠心勤快。更让她心惊的是,宝玉往潇湘馆跑得越来越勤,回来时常念叨些什么“鸡兔同笼”、“进水出水”的怪话,虽仍厌学八股,但眼神却亮了许多,时不时还拿着些前所未见的彩色画册看得津津有味,说是林妹妹给的“好玩之物”。
这狐媚子!竟用了什么手段笼络宝玉?还弄这些奇巧淫技,不守闺训!
王夫人心中愠怒,这日请安时,便笑着对贾母道:“老太太,眼见林姑娘身子大好了,真是阿弥陀佛。只是姑娘家终究当以贞静为主,常日里做些针线或是读读《女则》《女训》才是正理。我听闻近来外头有些铺子专卖些花哨画册,哄骗小儿,可莫要让姑娘们接触了,移了性情。”
邢夫人在一旁凉凉接口:“可不是么。听说那些画册卖得极贵,也不知是什么人弄出来的,专骗银钱。林姑娘想必是没见过,若见了,可别被唬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