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变革是有人开始在城中传播信仰。信仰的教义告诉人们要有博爱,所有信仰者都是互相之间的家人。我们要将私产贡献出来供家人们共同使用,这是一种大爱,可以保证自己和家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信仰的传播没有受到任何阻碍,或许高层们也在其中推波助澜,到最后几乎所有人都是这种信仰的信徒了。信徒们将自己多余的私产上交了,上交的私产让城市枯竭的资源恢复了不少,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因为共享有了一些提升。
信徒们称这座城市为「理想乡」。每当遇到灾难,信徒们都会为「理想乡」集体祈祷。有好几次,如果没有信仰,我们几乎快坚持不下去了,是祝福让我们撑了过来。
我在此祝各位家人们好运。
许忘忧
看到这里,我发现这位记述者的生存环境已经和如今的「理想乡」类似了,看来他们的时代距我不远。只是不同的是,我们现在没有什么信徒和信仰之类的事情,不过很快,我在下一篇日记里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翻到了日记的下一页,上面的字写得不好看,歪歪扭扭有点像是孩子所写,显然此时又换了一位作者:
大家好,我叫桀,这是我为自己取的名字,很幸运能成为这本书的继承者。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是第几代的幸存者了。
从前代的描述中,我知道了很多。在我们这个时代,历史几乎都已消失了,书籍老化,机器损坏,所有的一切还没口(抱歉我不知道怎么叙述)到我这一代人,就被屠杀阻断了。
所有的文明,如今几乎只剩下被刻在「理想乡」墙壁上的字典了。
年长者们都被年轻人们杀死了,因为经过计算「理想乡」养不活那么多人。他们或许有很多知识和技能,但是饥饿的年轻人不管这些,他们拥有身体上的优势,又因为年龄不懂得妥协。
一场年长者与年轻人的战争在「理想乡」中上演了。为了杀死对手,双方都竭尽了全力,「理想乡」的一切都成为他们厮杀的武器。这时候的双方已经不能算是人了,他们只是被本能所支配的魔鬼。
最后,年轻人还是赢了。战斗和死亡让「理想乡」的人口急剧减少了。好消息是本就短缺的物资现在够用了,坏消息是活下来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血仇。人们封闭自身,只在交换食物的时候可能才交谈两句。
在我们这个时代,女婴被不断杀死,只有男孩才有资格活下去,因为这是武力的保障,是家人生存的保证。
暴力成为常态,人民的寿命普遍缩短了,许多人还未到壮年就已死去。养育孩子的父母往往自己本身也是孩子。
因为年长者死去,所以很多东西都失传了。我们只能吃一些难吃的食物,直到有人发现粉碎过后的食物拌水吃起来没有那么难吃,我们的日子才稍微好了那么一点。
我们开始发掘那些被藏起来的知识,好在文字是一样的。从亡者的居所我们找到不少新的书籍,这是他们自己书写的。
通过解析这些书籍,我们的社会才慢慢回到正轨。
但是我们再也回不到前辈们所说的境地了,很多失去的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这是我们这代人咎由自